防爆等级示例


第一二位大写字母Ex:表示该设备是防爆设备,符合相关的防爆标准。
第三位小写字母代表防爆形式:
d:代表隔爆型
t:表示设备是针对粉尘环境的防爆设计,通常用于防止粉尘引发的爆炸。
e:表示设备采用增强安全型设计(“e”代表增强安全),这种设计确保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引发爆炸,通常通过改进设备的构造和材料来实现。
第四位小写字母表示设备的防护等级:
b:具体为“防爆外壳型”,用于防止内部发生的爆炸波及外部环境。
防爆形式
d代表隔爆型,此外还包括增安型(Ex e)、本安型(Ex is)、正压型(Ex p)、充油型(Ex o)、充砂型(Ex q)、无火花型(Ex n)、浇封型(Ex m)、气密型(Ex h)、粉尘防爆型等防爆形式。
补充说明
无火花设备(Ex nA)2015版的IEC 60079-7最大的变化是将原本在IEC 60079-15下的无火花设备(Ex nA)一并纳入到了增安型设备(Ex e)的范畴内。原先符合Ex e标准的设备有了新的标识Ex eb,而被收编的Ex nA则换上了Ex ec的新马甲。即:
| IEC60079:2007 | IEC60079:2015 |
|---|---|
| 无火花设备(Ex nA)IEC60079-15:2007 | 增安型设备(Ex ec)IEC60079-7:2015 |
| 增安型设备(Ex e)IEC60079-7:2007 | 增安型设备(Ex eb)IEC60079-7:2015 |
防爆设备类别
I 类:煤矿瓦斯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 类:除煤矿瓦斯气体环境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I 类:除煤矿之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的电气设备

如上表,设备防护级别分为Ma、Mb(煤矿甲烷爆炸性环境用设备);Ga、Gb、Gc(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Da、Db、Dc(爆炸性粉尘环境用设备)。
防爆区域划分
气体防爆危险区分为:0 区、1 区、2 区
粉尘防爆危险区分为:20 区、21 区、22 区

| 区域 | 区域定义 | 运用的防爆电机 |
|---|---|---|
| 0 区 | 爆炸性区域 | 目前无适合的防爆电机 |
| 1 区 | 容易爆炸区 | 域隔爆型“db”,增安型“eb” |
| 2 区 | 偶然爆炸区 | 域隔爆型“db”,增安型“eb”,“ec” |
温度组别

| 温度等级 | 气体/蒸汽的点火温度(°C) | 设备允许的最高温度(°C) | 气体示例 |
|---|---|---|---|
| T1 | >450 | 450 | 氢 |
| T2 | >300 <450 | 300 | 乙醇 |
| T3 | >200 <300 | 200 | 硫化氢 |
| T4 | >135 <200 | 135 | 乙醚 |
| T5 | >100 <135 | 100 | |
| T6 | >85 <100 | 85 | 二硫化碳 |
设备分组

标志IIB的设备可适用于IIA设备的使用条件,同样,标志IIC的设备可适用于IIA和IIB设备的使用条件;因此防爆级别IIC>IIB>IIA
粉尘的分组比较简单:
| 粉尘细分Dust subdivision | |
|---|---|
| Ⅲ A | 可燃性飞絮 /flammable dust |
| Ⅲ B | 非导电性粉尘 /non-conductive dust) |
| Ⅲ C | 导电型粉尘 /conductive dust |
防爆电机工作制( S 类)
S1— 连续工作制
S2— 短时工作制
S3-- 断续周期工作制
S4— 包括起动的断续工作制
S5— 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工作制
S6— 连续周期工作制
S7— 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
S8— 包括变速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
S9— 负载和转速非周期变化工作制
相关标准
IEC 60079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技术标准
中国当前采用的GB 3836.1-2021等同采用IEC 60079-0:2017,尚未同步2023版。
GB12476.1-2000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
GB12476.2-2000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用外壳保护的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
GB12476等同于IEC 61241系列,并且现在部分整合到了IEC 60079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