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题材的文章有很多,无论是曾经苦难无奈的往事,还是自由欢乐的记忆,作者回忆起来的文字都是让人感觉温馨而难忘的。童年印刻在每个人心中的还是快乐居多,让人铭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祖父的园子》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诗化的语言,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再现了童年时代自己在祖父的院子里无忧无虑、自由快乐的时光,充满童真童趣,寄寓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一、课标内容
本课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体现的内容为:
2.2.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2.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2.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2.2.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二、地位作用
《祖父的园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教材以“美好的童年”为主题编排,取材都是从儿童的视角,关注童年自由美好的生活,选编了《古诗三首》、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和陈慧瑛的《梅花魂》四篇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文章。《祖父的园子》课后的“阅读链接”还节选了《呼兰河传》中如今对“祖父的园子”状况的猜想,让学生前后对比阅读,体会作者对逝去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祖父的园子》一文通过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带领学生进入无忧无虑的童年,勾起读者对童年记忆的怀念,激发学生对美好快乐生活的向往。
三、知识要点
1.汉字
蝴 蚂 蚱 嗡 樱 拔 瞎 铲 锄 割 承 拴 瓢 逛
2.词语
蝴蝶 蜻蜓 蚂蚱 圆滚滚 明晃晃 樱桃 瞎闹
锄头 承认 随意
3.课文理解和情感表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语句及段落,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4.表达方法
(1)孩子气十足的语调体现童真童趣;
(2)诗意浪漫的语言描述,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园子里美好的景物.
四、内容分析
《祖父的园子》一文选自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萧红1940年写于香港,她以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称这部小说为“它是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乡土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本文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全文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自由放飞了作者的天性,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尽的快乐。
(一)五彩缤纷的园子
徜徉在祖父的园子里,扑面而来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种类繁多的昆虫,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享受。白蝴蝶、黄蝴蝶、大红蝴蝶满身都带着金粉,还有金蜻蜓、绿蚂蚱、满身绒毛的蜜蜂,加上红的花、绿的草,一切都在阳光下明晃晃的。映衬着蓝天、白云,作者把小小的园子写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鲜艳明丽的色彩,自由生长的动植物,影射着孩子无忧无虑的快乐心情,连童年染上了明丽的色彩。
(二)活泼生动的语言
本文作者是从儿童的视角来写的,语言读起来不仅富有诗意,更是活泼可爱,充满童真童趣。
1.随性自由的词语
“胖乎乎”“圆滚滚”的蜜蜂、“明晃晃”的花草、“毛嘟嘟”的狗尾草、“蓝悠悠”的天空、“一大团一大团”的白云,这就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没有巧妙绝伦的修饰,作者用上这些看似随意却很贴切的词语,把园子里的景物尽收读者眼底。蜂蝶、榆树、倭瓜、玉米,这里,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瓜果是自由的,虫子也是自由的,这里是昆虫植物自由的天堂,也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2.趣味横生的修辞
孩子的心中皆趣味。一棵“貌不惊人”的大榆树,拟人的手法一经使用,就成了作者眼中最有趣的风景,它会呼叫风、会迎接雨,见到太阳就会发光,它的生命无论风雨或阳光,都熠熠生辉;园子里忙碌的祖父是“我”追随的对象,“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就铲地……”不仅如此,园子里的花草用上了排比,“倭瓜愿意……就……,黄瓜愿意……就……,玉米愿意……就……,它若愿意……,也……”这样的句子写来有趣,读来更有趣,拟人和排比把作者无忧无虑的童趣表现到读者心底。
(三)真挚动人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留存在心底的美景,正是胸中念念不忘的亲情。文章以“祖父的园子”为题,而不是“我家的园子”或其它,从中便能读出作者与祖父间的骨肉情深。园子里自由的花花草草,不正是天真烂漫的儿童本身吗?在这里,“我”可以和祖父快乐地玩耍,可以尽情地瞎闹、乱闹。不管是种白菜时踢飞了菜种,还是错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都留下了太多太多“我”和外祖父的欢笑声,这是多年后的“我”回忆起来,一生中最美好的,也是唯一美好的记忆。这样的温情定格在了作者的童年,封存在这个“祖父的园子”里,让人回味无穷。
五、编排特点
(一)注重学生语言的训练
本文语言口语化特点突出,虽是通过写景来抒情,却一改以往写景语言的优美秀丽,而是选择大量使用短句、口语,以生活化的语言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更显出童言无忌。即使使用修辞手法,语言上也自由而随意,精确地表达了儿童纯真自然的内心世界。看似随意却显功底,为学生运用语言技巧打开了又一扇大门。
(二)课后习题重理解
本文课后一共三道大题,各有各的目标体现。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也是无声阅读后,理解课文写什么的训练。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有所思,读与思有效结合。第二题“读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是在遣词造句中把握文章情感的训练,给学生一个句子,让学生读懂全文,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想要表达的感情。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由教师的教变成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这样的练习就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凸显了课标的引导作用。第三题阅读链接,让学生读后说说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由一篇文到一本书的拓展,同样是“祖父的园子”,回忆中和现实中千差万别,物是人非,不由得让人对那段早已逝去的快乐时光生发怀念,让祖父这一形象永留心间。而祖父的园子,也成了作者和祖父骨肉亲情的唯一寄托,尤显珍贵。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正好实现了语文的阅读目标。
六、问题与建议
阅读链接一下子让读者从回忆回到现实,虽然能够使萧红在整本书中表达的感情更丰富完整,对理解文章主题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我个人认为,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的童年”,不如参考张祖庆老师编写的《小学生萧红读本》,选有关祖父的文段,如《祖父的笑》《我和祖父的“另一个世界”》《我是祖父的“小尾巴”》等作为阅读链接,让外祖父在萧红生命中的作用凸显出来,有益于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