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面对未知,心虽恐惧,依然向前。
这周的小结为寸进:反思的反思。
『寸进』
无意间读到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的一句话「只要你活得够久,你就会犯错误。但是如果你能从中吸取教训,你就会变得更加优秀。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困境,而不是让困境影响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读完后一种深深的恐惧在心底升起,感觉后背发凉,冷汗直冒,因为想到自己以前从未审视过自己的生活,自己犯了错还不知道,自以为是命运在捉弄人,实则是自己未意识到的错误让自己陷入困境无法自拔。还好,现在改还来得及。反思可以帮助我审视自己选择质量的高低。
显然,反思的能力并非天生,它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逐步升级。 我想到的方法也不难做:
写日记。将每天重要事件、做出的决策记录下来。重要是记录下决策的过程,而不是用日记为自己的决策辩护。
反思决策过程。哪怕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上班的路线为什么是这样,还有其它选择吗?我与其他人的沟通方式可以改善吗?其它更好的方法是什么?
原则。收集、整理、删除、升级自己原则,基于原则解决问题。
写日记很重要,上小学的时候才是就说过。很多人,聪明的人,认为会记住一切自己想记住的东西。而事实是——记忆并不靠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总是有人掉进同一个坑里。大概他们从不写日记或反思吧。
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好的,也不是自以为做了就可以收获满满。全面、深入的反思是一件非常困难事。
大多数时可能是这样的:
天明到天黑,一直一直忙,也一直在抱怨自己太忙,想静一静,想找个地方什么也不做,忙了一天也不知道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学习了很多提高效率的工具,看了许多时间管理的书籍,但是效率并没有提高。加入了许多学习社群,报了许多课程,有些课程半途而废,有些过了一段时间根本就没有记住,也没有给我们带来行为上的改变。
这些的局面,会让人感到焦虑,更深入的看,焦虑其实是一种「恐惧」——生怕不如别人;总是害怕错过机会(因为已经失去了太多);所以,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在乎的事情太多——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失败;害怕别人比自己收获更大;害怕不如别人;若真如此,认真的问自己,害怕有用吗? 不过,直面恐惧的勇气,必须是自己给的。方法倒是很简单: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即便暂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尝试主动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反思。
于是,在解释了反思的重大意义之后,我深入思考反思的好处?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如果你有兴趣,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精彩的见解。
审视自己。像朋友一样帮助自己,时刻提醒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做错事时及时指出什么地方做错了,更重要的是预防错误发生。
接纳自己。不再自我怀疑,不纠结已犯的错误,而是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获取认知成长机会。
及时反馈。给予自己及时反馈,质疑自己的决定,给予自己适时的激励。
快速进步。留了一段独立时间留给反思,是持续进步,避免再次入同样坑的最佳策略。
约束行为。可视化目标和想法,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遗忘重要事项。遵守原则。
反思就是结网。越多的反思,结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多,结成网,能捕捉到更多能用,有用的知识。
内化行为。改变习惯,将学到的哲学生活工作理念及好习惯,慢慢的渗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引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好习惯才能有正向复利效应。
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论,在我看来,反思是直面恐惧不多的方法之一。
不要害怕。巴菲特说得好:
不要害怕失败。我当年被哈佛大学拒绝了,这是在我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有些好事在发生时不被看好,不要担心,不要在回顾时被它吞噬,继续往前走,因为你会得到别的。
总结是对自己愚蠢见识的解释及固化。
总结的意义在于,记住自己现在愚笨的样子。
感谢这有趣的世界。
Keep 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