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突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乡村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在治安管理、环境整治、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承压明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是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需要,是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新时代“最大的政治”的需要,必须聚焦党建引领、人民至上、齐抓共管、综合施治,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基层党组织作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践行者”,必须主动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实干笃行、奋勇争先,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奋力谱写描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要巩固基层党建“堡垒”,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党建向“前沿”,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实际,将党建“触角”推向“前沿”,激发党员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真正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要优化基层党建“队伍”,培养乡村振兴“生力军”。对内要深挖人才资源,坚持农村发展需求为导向,善于就地取“才”,做到不唯学历职称、不唯资历身份,充分挖掘“土专家”“田秀才”,大力培养本土人才队伍。对外要按图索骥、按需引才,结合当前农村工作的实际,坚持培养与引进、引才与引智相结合,让有专业技能的科技人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人才向乡村基层一线流动,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动力,从而实现“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
要提升基层党建“质效”,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要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等行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运用“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让党建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方向盘”。通过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健全落实网格化管理、村民自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监督和协商等制度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