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与泰语别再傻傻分不清楚》
如果我告诉大家,两个不同的国度却有可能说着一样的语言,你相信吗?下面我将分别说一句泰语和一句壮语,大家可以试着找出他们间的区别?
“妈妈去吃饭。”“这是什么?”“外面刮大风下大雨。”
怎么样,是不是有些傻傻分不清楚哪一句是泰语哪一句是壮语?因为实在太像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学习外语的经历,我们大多数人认为会第二外语的人总是显得很聪明,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因为应试考试被逼去学的外语,那样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未来时有更多的选择权。但通常情况下,我所说的这种外语一般是指英语。大家认为只有掌控英语才能走遍全球,英语才是主流价值观,英语学习值得被认可、被鼓励。
所以,当我跟我的家人和朋友们说,我觉得泰语真的很好听我要去学习泰语时,我得到的反馈是反对与嘲讽。
“学习泰语有什么用?那是个又穷又落后的国家,世界上有多少人使用泰语交流?你应该好好的学习英语才对。”
“为什么要花钱花时间在泰语学习上,你太傻了,难道你不知道泰语其实跟壮语很像吗?你根本不用学就可以跟他们交流的。”
瞧,只要我说我在学习泰语基本上得到的就是以上的反馈。居然没有一个是愿意支持我、鼓励我、祝福我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学习泰语会给身边的人这么大的反应。难道我的三观真的与主流不符吗?到底什么样的生活和选择才是对的呢?
在那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我想学习泰语的故事。去年我的好朋友约我一起去泰国旅行,那是我第一次去泰国。抵达泰国的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件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的事,我们把背包落在了车上。那辆车是在芭提雅机场外租的,而我们此时在距离芭提雅四个多小时车程的外府,没有司机的联系方式甚至连那家租车公司叫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想起背包不见的时候已是晚上十点多钟,背包里有护照、笔记本电脑还有钱包。在自责后我们能想到的求助方案是去跟酒店的看门大叔求助。别笑,因为当晚我们住在一个私人的沙滩酒店,整个海滩只有一对帮忙打理客房的泰国夫妻在。大叔在听到我们能提供的信息时也忍不住想笑,因为我们只知道司机穿了件黑色T恤,然后车子是机场门口租到的其他的一无所知。但他还是决定帮助我们,大叔不停的在打电话,在半个小时候后就神奇的找到了那位已经返回芭提雅的司机,司机连夜赶来送还背包。当时我们心情万分激动,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们都觉得司机拾金不昧我们一定要重谢,然后我们给司机打了一个大红包,但司机坚持不要,他说了一句话让我瞬间爱上了泰国:“送你们来的时候你们已经给过小费了,佛说拿了不应拿的东西是要受罚的,所以这是我应该做的。”
接下来我们在泰国的旅行特别的开心顺利,当时我心里就决定以后每年我都要带家人来泰国旅行,我回来后要学习泰语方便沟通交流。就这样回国后,我马上买了相关的泰语书籍开始了自己的自学之路。每天听一个小时的MP3和看书自学,但MP3有个缺点就是你只能去模仿那个发音,因为口形不正确所以发音一直不对,秦国的音标不论发音还是写法都很相似,所以我自学了两个月后,在朋友们依旧听不懂我的发音中宣告首战失败。
又过了几个月后我决定找语言学校再认真的当一回学生。我们中文的声调只有四个,但泰国却有五个,只要你稍微不注意声调发音,词意马上会发生改变。我记得那天上课做人物介绍,我把“她是姐姐”发音成了“她是鬼”。
我当时有一种挫败感,既然壮语与泰语如此的相像,那么我学起来应该速度很快甚至觉得容易才对。但事实上我的学习过程并没有想像中的容易,甚至因为我会说壮语或因为中文的思维会导致我发音不准。哇,这真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本我认为的优势却同时可以变成了我的劣势。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决定开始收集和研究壮泰到底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泰国的主要民族是泰族(傣族)和佬族(老挝的主要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壮语属于台-加岱语系侗台语族(壮侗语族)台语支(壮傣语支),与泰国语、老挝语、傣族语、掸族语等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国外有学者将壮语称为“北泰”语。壮语北部方言和布依语均属于台语支北部组,壮语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岱-侬语都属于台语支中部组。另外,泰语、老语、傣语、掸语等组成了台语支西南组。可见,壮族、侗族、布依族、傣族等跟泰国的泰族、佬族,缅甸的掸族,老挝人,越南的岱族 、侬族等民族是一个起源的民族,都属于布洛陀民族--原始越人部落的后代!
那么意味着壮泰语言之间都有相似之处及共同点。壮泰语言都是由主、谓、宾三个基本语构成,在语音上二者虽然有差别,但对应关系很强,很多基本的词语只要说慢一点是可以听懂的。例如如果会壮语的人,去曼谷点菜,要水、要饭、和问价钱等一般不成问题。在壮语和泰语的语音中,共有的声母17个,共有的元音有7个;韵母中有9个相同发音的收尾的音节;元音带有韵尾时分为长音和短音,而以单元音为韵母时则都是长音。在壮语北部方言中,没有送气塞音声母,而在泰国南部的董里、博他仑府的泰语也是如此。另外,壮泰语中韵母系统的布局通常是对称的,例如,有ei就有ou,如果ei变为i,则ou也相应变为u;高元音和韵尾之间往往带有过渡音,带过渡音的高元音和腭化、唇化音与汉语的介音不同。
壮、泰语的词序和虚词都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语序均与汉语一样为主语——谓语——定语;但是,壮泰语的词序则与汉语大相径庭,壮泰语语句中的修饰或限制一般位于被修饰的中心词之后,指示代词更在整个修饰词组的后面,而汉语的修饰成分则在中心词组之前。例如,汉语中的“牛肉”“猪肉”“我爸”“我妈”,在状态语中的词序为“肉牛”“肉猪”“爸我”“妈我”等等。这种词序结构的不同,如果从汉语的角度来看,往往会把壮泰语的词序视为“倒装”。
其次,由于壮语和泰语历史上分处不同的国度,受的文化影响不一样。壮语受汉语的影响很大,在语法上可以明显的见到汉语的影响,近年还出现了一些和壮语传统语法相反,但和汉语语法较近的新语法用法。而泰语受印度的巴利语和梵语影响很大,很多词汇都是透过佛教而从巴利语或梵语传进的,虽然也有受汉语影响,但层次并不一样。一些泰语词汇是借自汉语潮汕方言的,但壮语的汉借词主要借自粤语、平话、桂柳话等。因此,有一些泰语语汇,如他们的「椅子」,如果没接触过潮州话或闽南话的人根本难以猜到是借自汉语。而借词不同源是造成泰、壮语难以直接讲通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讲壮语的学生学习泰语的存在哪些优势呢?
1、思维能力优势。壮族学生能够用汉语和自己的本族语言进行思维,与人沟通。反过来,语言也能提高人的思维。会讲壮话,这能帮助我们获得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语言能力。
2、语音优势。少数民族语言如泰文一样使用国际音标。因而少数民族学生很容易就掌握泰语国际泰标。同时,也有部分壮话的发音跟泰语相同或相近。壮泰语之间的相同之处很多,因为历史上这两种语言曾经是同一种语言,后来随着泰人的西迁而与壮人分离,泰语和壮语才产生了分化。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表明,泰语与南部壮语的分化并不久远,晚于南部壮语与北部壮语的分化时间。所以壮语南部方言与泰语共同保持的一些普遍特征是很自然的。
但是经过自身的学习经历发现有时候我们的优势也同时是我们的劣势,为什么这么说呢?
1、依赖母语的自然倾向。依赖壮语学习泰语是一种普遍现象。学习者在学习泰语之前,就一直使用壮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因而,对于壮语的规则已非常熟悉。又因壮语与泰语存在着共性,在学习泰语时,就会不自觉地将壮语的一些习惯迁移到所学的泰语中,习惯成了依赖。然而,壮话与泰语这两者之间在使用习惯、规则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为了掌握这些细微差别,泰语学习者必须经常调整和修改一些现存的认知概念,这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2、 文化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在泰语学习中,文化差异即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泰语学习目的是培养学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它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中国人在使用泰语交流时,必须考虑到它的文化背景,注意中国文化和泰国文化的差异,并将之融入到泰语学习与运用当中。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从小受本土文化的影响会致使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时需要一个长久的过渡期,文化的障碍是我们的思维能力本身无法控制的。我们只有在接触新事物时有所认识,有所思考,那些局促刻板的教条才有可能被新的事物(文化)所代替。其实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语言传递出的价值观。不同的语言能帮助你打开视野去理解这个世界。
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忙碌已成为必须,做出成就也已理所当然。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因为有用。生活里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情推到边缘,然后我们从没有舍得让自己停下来,或慢下来,静静的想想问题,想想我们到底在做什麽,该做什麽。抑或,这并不符合当下之标准,但人生不是战场,我们何不多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多做一些看似无意义却使人幸福又有趣的事呢。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而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度过的权利,人生是一个有意思的旅途和游戏,而不是竞技场与名利场,永远别和别人攀比,过好自己的生活,经营好自己最重要。在随心所欲的日子里,你会遇见未知的惊喜。愿大家都能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个有趣又有料的人。
输出力学院
豆芽菜
2017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