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农村,乡亲们的习惯把青蛙分成两种,一种是生活在岸地里的青蛙叫“岸鸡”,它全身有绿褐黑色的斑点,身体健硕,弹跳能力特别强,个头比较大,最大的有二两左右,比牛蛙要小一些;另一种叫“田鸡”“水鸡”,它生活在田野里,沟濠中,身体背上是青绿色的,肚子是白色的,几乎没有什么斑纹,个头比岸鸡小多了。
我小时候,夏秋季节,只要你走到田边地头,都能听到青蛙在叫,青蛙在跳,在觅食,在休息。特别多,相当多。
如果一场雷阵雨后,我就会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拎着篓头,抱着赶网去鱼塘上“赶”岸鸡(青蛙)。因为一场大雨过后,青蛙大都上岸了,可能是为了躲雨,也可能是为了找虫子吃,这个时间段,是我们“赶”青蛙的最佳时机。
我们用的赶网是街上买的,展开时面积有四五个平方米大,是用细细的尼龙线编的。赶网的两边是两根三米长的竹竿,分别用比较粗的尼龙线连接着大网,张开时,如一把大折扇。
我们来到鱼塘边,会一个人先下鱼塘,在浅水处,靠岸张网,另一个人则会爬上高地,用东西赶青蛙。通常在水际张网的那个人,要靠前面一点行,而地上赶的那个伙伴,要靠后面一点走。因为青蛙见到人影后,总会往前面逃,往前下方跳。
赶青蛙要靠两人配合,两个人各司其职。一个人在高高的桑地里,南瓜蔓,番薯地慢慢地边用杨柳条边走边赶,这时躲在桑树下,藏在草丛中休息的青蛙,受到惊吓后,会使劲往下游的水下跳。另一个人,则在鱼塘里,悄悄地张开赶蛙网,等蛙儿跳入网中。下面的人要机灵,要随机应变,要根据青蛙下落的方位,前扑后退,左接右张,变换各种张网的姿态,才能接到飞落的青蛙。
假如青蛙入网了,你要不停地抖网,不能给青蛙起跳的机会。边抖网,边把网儿翘起来,让蛙儿顺着丝网翻滚到你的身边来。
一旦遇见青蛙滚到了身旁的网边,我就会用一只手抓两根杆,杆子的一头马上靠在腊滩上,并快速出手,按住青蛙。随后放下网杆,把岸蛙的两条大腿骨折断,放入篓子。
最讨厌的是,赶网中既跳入岸蛙,又抛入蛇。那只能忍痛割爱,把赶网浸入水,让青蛙和蛇一起远走高飞。赶青蛙时,蛇特别多,蛇入网后,通常会在缠网上绕着,怎么拍,怎么摇都没有用,很难弄下来,会浪费很多时间。
赶青蛙,通常要在鱼塘滩的柳条下钻,在斜靠在水边的杨树下蹚水而过,常常被树上红绿相间的刺毛虫刺伤,扎痛刺红,红一块,肿一块,肿胀起疙瘩,浑身痒痒。
有时,不小心碰撞了挂在杨树上的野蜂窝,马蜂会“嗡嗡嗡”飞窜出来蜇你。我们只能丢下赶网,潜入水下,并逃离现场。偶尔也会有被野蜂蜇了,又疼又痒,皮肤会肿起大包。
有时从芦苇丛中穿过,脚会被断苇杆刺伤;在菱滩边蹚过,脚板会被掉在水底下尖尖野菱角刺中,动弹不得。常常被桑树拳茬撞伤头,也有被杨树桩头擦破皮的。
赶青蛙是很累的,尤其是在水中张网的那个人,常常会累得满头大汗,浑身湿透。我们一般赶一只鱼塘,两个人交换一次。如果白天出门赶了青蛙,晚上趟在床上,会腰酸腿痛,这儿痛,那儿痒,浑身不舒服。
青蛙是保护动物,可我小时候看到别人也在捉,“鱼眼珠儿浅稀稀”总是按捺不住,喜欢去试试,因为那时野生的青蛙实在太多了,实在太好捉了。
上学后,读初中了。老师经常告诉我们,青蛙是庄稼的守护神,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不吃青蛙。从此刻起,我就很少参与捉青蛙了。
往事历历在目,如此的鲜活生动;往事随风而逝,也已永不复返。
追寻那些童年往事的同时,也倍加思念童年的伙伴,也感谢有他们相伴,让我有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童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