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几篇文章,整理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关于文章《爱自己,是我们唯一的道路》
作者开头就发出疑问:你爱自己吗?如果不知道,就对着镜子思考,慢慢你就会找到答案。我们总以为,爱自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扪心自问,我们真的用心爱过自己吗?我们经常可以做到答应别人的事,却做不到答应自己的事,因为对自己耍赖不需要背负道德压力。我们有自我尊重,自我接纳,自我爱护吗?
是的,很多不知道怎么是真正的爱自己,或许,你以为爱自己是件容易的事,可是, 去观察一下,其实你对自己是蛮苛刻的。作为人,我们都要承认我们是不完美的,爱,则是需要我们接纳自己的这些不完美,内心强大,拥有自愈能力,“爱自己” 应该是无条件的。不是只有自己美丽,优秀,聪明,有魅力才值得爱,不是只有完成父母或社会的期望才值得爱。
当傅园慧因”洪荒之力“一夜爆红时,我们都发现了这个女生的乐观抗压、开朗、自信的心态,我好奇是什么样的父母培养了性格这样的好的女儿,网络信息的发达,让我在微博看到傅爸爸与众不同的一面,对于女儿获奖,傅园慧的老爸傅春昇倒是保持了男人的冷静。
“我从未给女儿制定过任何的目标,也不想去干涉她的人生,“我跟她妈妈从来就没想过要让她拿金牌,拿冠军,那些东西,哪有让我女儿过得开心来得重要。” 在他看来金牌远没有女儿遇见问题一笑而过、纯真自己的积极心态重要。教会孩子面对挫折,接纳自己,爱自己才是对她最好的保护。
二、关于看了《离开高盛这5年》的思考
在传统教育理念成长起来的我们从没想过自己失去了什么。作者写到:如果我从小经历的教育,就是鼓励自主学习,探索未知,培养兴趣,博览群书,我会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也触动了我,因为进入大学,我还不知我的兴趣所在,迷茫困惑,大把美好的时光不知做什么,如果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那该多好!
作者引出了这样的现象:就连我们在爱情中的感觉,我们欣赏怎样的人,都被社会左右着。中国主流社会认可的成功和优秀,真的更值得被欣赏吗?正直善良的品质、独立的人格、顾家爱家的观念、对别人的关怀、追求公正的信念,这些与金钱无关的品质,或许在当下社会里并不被看重,但是不是更加珍贵呢?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必须独具慧眼,学会独立思考,抵御社会对我们的侵蚀,解决自己的困境,改善人际的关系,开发出自己的潜能,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三、关于《两种父母,会培养出两种夫妻,你是哪种?》的思考
本文按照对伴侣负面情绪反应来分类,将伴侣分成两类:一类是“情绪消除型”伴侣,一类是“情绪指导型”伴侣。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情景:妻子抱怨,发恼骚时,丈夫总是说她想的多,怎么不想想自己的问题。那些让伴侣“往好的方面想”的人,以为自己的说法很有支持力,但实际上伴侣收到的信号却是——我不想听你说这些。
如果父母是“情绪消除型”父母,在孩子经历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会想办法转移孩子注意力,或者简单的告诉孩子“别去想了”,“开心点”。但孩子的坏情绪并不会消失,孩子只会渐渐形成对负面情绪的态度——这些情绪是不好的,我要尽量避免它们出现。当他们面对别人消极情绪的时候,他们可能也会好心地劝告别人:别想了,忘了吧,开心点......
而“情绪指导型”父母,当他们发现孩子出现了消极情绪的时候,他们不会指责和评判孩子的情绪,甚至将孩子出现消极情绪看成和孩子亲密沟通的机会,帮助孩子理解这些感受。每一次他们能够接纳、理解孩子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就和孩子建立了更深一层的连接。当一个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和被支持的时候,父母才有可能指导他们怎样改变,或者从中获得领悟。
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孩子的高情商,高情商的人并不是那种会压抑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而是能够接纳自己情绪,以及指导自己情绪的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学习如何与自己各种情绪相处,他们也不太会认为负面情绪就是消极的、应该被制止的情绪。相对于情绪压抑的人,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如果他们是一个“情绪指导型”的人,他们会更容易接纳伴侣的负面情绪,更容易体谅伴侣的感受和处境。他们会先理解伴侣,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总是想为自己在乎的人想办法,但是常常忘记在给别人任何建议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这个人,体谅他的感受,与他共情,否则对方很难接受我们的建议。
四、关于《 中国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的思考
文中写到大多数亚裔家庭有一个问题是不培养社交能力。一般说来,大家会认为,社交能力大家一提起就是交朋友。其实,社交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一个是专业的方面,社交圈的建立和人交流谈判什么的,还有一个就是个人成长方面的,包括交朋友和个人魅力如何,能够吸引别人和倾听别人的能力,以及处理personal relationship男女朋友之间,还有家庭之间的关系之类的,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如此,孩子还缺少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缺少创造力,不太重视个性化教育。其实,教育的本质其实是要想清楚,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要做什么。结果呢,现在我们都将”我是谁“变成了,”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我要和另外那个优秀的人一样。
曾经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关于美国总统,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据说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有人向他的母亲道贺:“有哈里(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她为总统儿子而骄傲,她也为平凡的儿子骄傲。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五、关于《你“会”“惩罚”孩子吗?》的思考
我非常认同里面的一句话:我们需要家长的配合,改变我们的语言体系。大家一起来注意对孩子们的说话方式。如果我们不统一,孩子们没有办法从这里得到成长。下面,提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1、不是“做错事情”。在我们的语言体系中,特别容易出现,“因为你错了,所以……”,但其实我们想传递的,是因为“我违反了规则”,“我违反事前的约定”,所以“我承诺我愿意……”。
2、不是”被罚”,是执行后果。如果说被罚,孩子的感受是你罚我,是“你”要干的,但我并不愿意。如果是后果的执行,我们传递的价值观是:当我违反了约定,我要承担我已经承诺的后果。重点在“我”和“后果”上面。
建立一个更加准确地表达我们的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我做错事,会被罚”这样的思维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
六、关于《你真的会夸女孩吗?》的思考
我们传统社会对女孩的印象是文静、数学差、喜欢粉红色。男孩是淘气、勇敢、有领导力。这些刻板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我们社会对女孩的期待。OECD国际经合组织曾经做过调查,英国有40%的女孩觉得自己在数学方面没有天分,而只有23%的男孩这么认为。如何一个男孩考试考砸了,大人可能会骂:瞧你那点出息;老师会狠狠督促他们快点用功;但女孩考砸了,有的老师会表现出更多宽容,因为他们根本不期待女孩有多优秀。男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淘气和闯祸中,历练了冒险和探索的精神,获得了领导能力,我们的社会是面带微笑认可这种“闯劲”的。而挨骂较少的女孩子们,表面上获得了更多学校和社会的宽容,实际上遭遇的是一种放弃,潜台词是:“女孩子闯什么祸,按部就班的不好吗”。
社会好像从一开始就以性别设置一些刻板的标签,女孩子不用那么拼,嫁的好就行,男孩子应该有担当,隐忍,坚强。《第二性》中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男人、社会使她成为第二性。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女性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告诉你应该服从男人,服从这个社会,应该学会妥协,示弱。其实这种受支配的地位不是天生注定如此,只是我们从小被这样的文化传统洗脑,接着,她更多的是在尝试接受这种身份,接受这种社会规则。可是,这非常不科学,不人性,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会发现作为女人是有很多性别优势的,女人就是半边天。
我觉得女儿可以学芭蕾舞蹈和乐器,但也可以接触接触围棋、电脑编程和各种体育活动。不可否认,男女性格差异一定会导致他们有自己的偏好,但这个偏好是应该孩子们自己经历过后的自主选择,而不是我们事先就帮他们筛选好了的。我更想让她知道,漂亮不只是指的脸蛋,还包括漂亮的脑袋,漂亮的心灵和漂亮的灵魂。别人不能规定你喜欢什么,更不能定义你。真正定义你的,是你的性格、梦想、兴趣爱好和你对世界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