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项作业:梳理今天课程内容
今天课一开始,老师继续对重要的情绪做进一步的讲解,这次讲了焦虑和抑郁,对比了焦虑和恐惧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怕”和“有糟糕的事情发生”。不同之处是时间的维度,焦虑指向未来,恐惧指向现在和过去。最后讲抑郁时,老师说患者有可能杀了自己和别人,我忍不住插了一句话:“无论他杀掉的是自己还是别人,都是为了别人好!”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年抑郁时,我真的认为,如果我死了,对亲人对整个世界都是好的,虽然这是一种病理性认知,但当时真的是这么想的。抑郁症患者的攻击性都是向内的,内耗特别厉害,能活着已经拼尽全力,而身体进入自我保护,减少一切活动,呈现抑郁状态。
还有一点,老师把负面情绪都做了正面解读,其他的就不说了,单说抑郁状态,忽然想到,也许抑郁向内攻击很多,会攻破很多防御,离内在的自己更近一点,一旦战胜了抑郁情绪,那么会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很多,能更多的感受生命的丰盛和馈赠。
然后,老师又总结了咨询的三种层次划分及其解决方案总结,讲的非常细致,话术的应用,咨询的引导,都讲得丝丝入扣,分析的明白仔细。希望我们能把自己变成勘探专家而不是挖矿工人。这比喻真是绝了,给邱老师点赞,深表谢意。
第二项作业:咨询演练的觉察和感受。
今天为了感受不一样的同学风格,我换了个方向,坐在了对面,和宁老师一组,玩起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演练。宁姐很自信,状态超好,她表示自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我做来访者,说了一件最近让自己纠结的事儿,问题刚说完,宁姐就给出了答案,你怎么怎么做才能让客户满意,这样做不会影响你们以后的合作等等,说了好多中肯的建议,虽说理论上能说通,可咨询流程有点着急啊,进度也有点快了。我也知道这是宁姐热心,想尽快帮我解决问题。
其实困扰我的事,在别人看来真的是小事,你失误了,打电话澄清一下找个理由解释解释不就完了嘛,我意识上也清楚应该这么做,可就是做不出来,这背后是有防御机制在运行的,需要掩饰一些东西,所以就呈现一种纠结状态。通过这件事,越来越能体会,来访者所说的每一件小事,都不是小事。我们给出的答案都是自己的答案啊。
第三项作业:观看演练的感悟
感谢两位同学的现场模拟演练,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但我想她们的收获应该更大,勇气得呈现给了她们嘉奖,我也较缺乏这份自我挑战的勇气。来访者的角色扮演较真实,饭最后老师的点评让我们明白,现阶段应以配合咨询师为主,互助式的学习,大家都按部就班的提升,扎实为第一要务!咨询师表现很大方,也是由于急于帮来访者解决问题,没有贴着走,操之过急,适得其反。这也是我们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四项作业:咨询的设计
面对来访者的问题,很讨厌孩子的班主任。
首先要看到她的情绪,看来你真的很生气
再具体化问题,能具体说说吗
尽量多的收集资料,持续的时间,强度等,人生线技术应用,找找情结
让问题明晰,反馈给来访者,澄清问题,逐步深入引导让她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引导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她想怎么解决等
脑子打结,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