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四书《孟子》【87】

2016-06-05 华杉

居仁由义。仁,是人身上安安稳稳的一处住宅,能居于仁,则身心泰然。义,是做任何事最为平正通达的大路,能行于义,则正大光明。人的危机从哪儿来呢?都是一有私欲,便是危机。一贪巧求速,就走向断蹊僻径。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暴,是害。非,是非议,毁。

自暴的人,自以为是,人性中有礼义,但凡有良心的,都知道礼义为美而好慕之。那自暴的人呢,他张嘴就说你那一套不行!迂腐!然后以自己的偏诐之私,口出狂言,肆其谬妄之说,对礼义廉耻,反加诋毁。这样的人,失了本心,把自己给坑害了,还能跟他说什么?没法跟他说!

这些年,对礼义廉耻的轻蔑攻击,我们见得多了,把那四个字拆开来一个字一个字看看,他说的都是那么简单的道理,和最基本的人性,有一丝一毫不对吗?难道人要不讲礼吗?不守义吗?不要廉吗?不要脸吗?是我们自己自暴自弃了。

什么是自弃的人呢?人性中有仁义,人人都要追求居仁由义,但那自弃的人,没有志气,不肯努力,只说自己做不到,这样逡巡畏缩,把自己给放弃了。自弃者,就无法有所作为。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旷,是空。

仁,是人身上安安稳稳的一处住宅,能居于仁,则身心泰然。人的危机从哪儿来呢?都是一有私欲,便是危机。

那什么是私欲呢?人能不为自己,没有私欲吗?标准很简单,就是义,合乎义,虽万钟不辞;不合于义,分毫不取。

义,是做任何事最为平正通达的大路,走在大路上,千变万化由此推行,正大光明,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进步,有什么事办不成?有什么目标达不到?但是要贪巧求速,就走向那断蹊僻径,不能平正通达。

居仁由义,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人们就是做不到。孔子哀叹说:“难道人都不是从大门出来的吗?门前就是大道,为什么我看见大道上没人走呢?”孔子说得对,人们往往不相信大门前的大道,人们都在研究怎么翻墙,怎么翻窗,怎么弯道超车,怎么抄小路、近路。这样,空着仁这样安稳的大宅子不住,舍弃义这样的大道不走,岂不是哀哉!

居仁由义,行不由径,不贪巧求速,万事只要至诚无息,凭日日不断之功。王阳明说,我等用功,不求日增,但求日减,减去那些贪巧求速之心,踏踏实实居仁由义,就这么简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