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隆重的除夕、初一、初二过去了,大年初三的习俗在民间也还是有些讲究的。
大年初三,即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据说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这些在我们家通常也是不去忌讳的。
正月初三又称“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传统的年初三为“凶日”,中国南方、北方均有年初三不拜年的传统,据说年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认为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客家年初三的“送穷”,其民俗思想来源于“赤狗”信仰。
但是关于“三重日”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三重日”即“送穷日”的谐音,一说“三重日”即“生虫日”的讹音。这一天,赣南、闽西客家不进菜园摘菜,也不作其他任何采集农活,以免农作物“生虫”。
正月初三又有“小年朝”之称。历史上,在宋代宫廷里,正月初三是“天庆节”。传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有天书下降人间,于是真宗颁下诏书,立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又称“小年朝”,在这一天里,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另一方面,民间传说年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初三起,商开市,士入学,人们开始由浓浓的年味儿里走出,走入新一年的奔忙。
初三还要贺老鼠嫁女。传说天地之初,浑沌未开。老鼠勇敢地把天咬开一个洞,太阳的光芒终于出现,阴阳就此分开,民间俗称“鼠咬天开”。老鼠也成为开天辟地的英雄,老鼠的图腾,象征着对太阳的崇拜、对光明的追求。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童话般的意境,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老鼠嫁女成为中国民间深受喜爱的习俗之一。
初三是谷子生日,民间以为正月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感恩基本睡到自然醒。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女儿要赶回北京,就早餐午餐一起吃了,所以还算比较丰富,有信阳热干面,孝感米酒汤圆,手工饺子,山西麻花,然后送她去高铁站。现代人尊崇传统,又不拘于迷信,没有初三不出门之忌,高铁站早已是旅客成群。感恩女儿一路顺利平安到达,我这才松口气,和先生坐下来喝茶看节目,回归二人世界。
感恩因劳累今天没有出门,正巧迎合了初三不拜年的习俗。也没有顾及什么谷子生日,中午依然吃了大米饭。
其实,我是一贯地推崇仪式感的,尤其“春节”作为一个大型仪式,便是为了帮助我们从旧的一年,过渡到新的一年。春节间的各种小仪式,比如看春晚、拜年、发红包、贴春联,也是为了加深整个“春节”的仪式感。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一样的、繁琐的小仪式,“春节”才能成为“春节”,才有“年味”。我们从中体验到的感受和情绪,也帮助我们真切的感到从“旧的一年”过渡到“新的一年”。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正是这些讲究,构建出了属于我们的“新年仪式”,而这种仪式感,可能已经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