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说秦腔|传统戏第22讲

《窦娥冤》︱一腔血泪惊天地,三尺白雪照古今

文/罗汉

        窦娥的故事,讲述了世事无常、人性复杂下普通人的命运悲歌。七岁抵债:书生爹窦天章欠了蔡婆婆高利贷,拿她抵债当童养媳;守寡遇狼:丈夫早亡,婆媳相依为命,偏撞上流氓张驴儿父子逼婚,窦娥抵死不从;毒计冤狱:张驴儿下毒想害蔡婆,反毒死亲爹,竟诬告窦娥杀人。贪官桃杌大刑伺候,窦娥为护婆婆屈招认罪;刑场三誓:血溅白练不沾地、六月飞雪掩尸身、楚州大旱三年——桩桩应验,苍天替她喊冤。从窦娥身上,你永远不知道人性有多善;从张驴儿身上,你永远不知道人性有多恶。

任晓蕾饰窦娥

      刑场三誓是戏核,舞台上白练悬空、盛夏突降暴雪,视觉冲击力強。这分明是老天爷抡起鼓槌,把冤情捶进人心。 这出七百年前的冤案戏,成了永不褪色的警世钟。

谭天杏饰窦娥

      戏里有乾坤,咱们先看看弱女子如何被逼成“惊天动地”的复仇者?

      戏外风云:元朝黑幕里爬出的“人间地狱图”。关汉卿写《窦娥冤》,矛头直戳元朝统治者的心窝子: 

      官场如屠场:楚州太守桃杌的名言“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道尽贪官把公堂变钱庄的丑态。刑讯逼供成常态,“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混账逻辑下,百姓血肉横。

      流氓当道:张驴儿这类泼皮横行乡里,官府反倒成了帮凶。元史记载,每五户汉人才准共用一把菜刀,百姓活成“待宰羔羊”。

苏凤丽饰窦娥

      血泪统计:蒙古铁蹄踏过,四川人口从近2000万骤降至80万,“驱口”(奴隶)市场明码标价,人不如畜。这出戏撕开了元朝短命而亡的根源——把人间变地狱,98年统治轰然倒塌,恰是民心对暴政的终极审判。

张小琴饰窦娥

      今日再看《窦娥冤》,看到的是黑暗社会下善良人的抗争之悲。窦娥临刑骂地骂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这声嘶吼,穿透七百年仍在拷问,司法清明不可欺。窦娥的冤枉穿越古今警醒今人:刑讯逼供、权钱交易、草菅人命,永远是法治社会的死敌。弱者尊严当敬畏,童养媳、寡妇、贫妇……窦娥三重身份叠满“弱势标签”。她的悲剧,是对“保护每一个普通人”的永恒呼告。

李君梅饰窦娥

      尽管黑暗无比,但民心即天意。三年大旱非为复仇,实为天听自我民听。当权力失序时,“三桩誓愿”就是百姓自备的“社会良心报警器”。

魏艳妮饰窦娥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间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窦娥冤》是一首艰难奋斗、世事无常、人性复杂、社会黑暗交织的悲歌,它撕开了丑恶的面纱,却同时撕毁了那可敬的美好,化成一种荡气回肠的倾诉,倾诉着人们对美好人性的挚爱和美好社会的渴求。       

景春艳饰窦娥

  古往今来顷刻间演过千秋世事,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万里山河。一腔热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代缟素。  台上哭的是窦娥,台下醒的是千古——  吏腐民冤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陈黎饰窦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元曲与关汉卿 ——兼析著名悲剧《窦娥冤》 元,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充满矛盾悲催的年代。由于元朝统治者自身带来的民族矛盾...
    江南铁鹰阅读 4,440评论 8 11
  • 元曲与关汉卿 ——兼析著名悲剧《窦娥冤》 元,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充满矛盾悲催的年代。由于元朝统治者自身带来的民族矛盾...
    江南铁鹰阅读 4,172评论 1 4
  • 作者简介:关汉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号已斋(一斋、已斋叟),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和祁...
    小小的Jobs阅读 4,162评论 0 0
  •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20岁的窦娥走了,她走的感天动地,走的荡气回肠,离开了黑白颠倒的污浊世界,走进了数百年来百...
    甘肃__王兴邦阅读 4,095评论 1 14
  • 《窦娥冤》剧情:秦腔古代戏,马健翎1958年整理。 剧本描写窦娥因家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婚后丈夫因病而亡,与婆婆相...
    火爆龙阅读 3,68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