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里的“在读”远远超过“已读完”,你会焦虑吗?

今天我做了一个2023上半年阅读小结,发现2023年上半年我在读的书就有10本,但这10本几乎都是读到40%便放弃了,而且好几本书我都想不起来内容是什么。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书友,微信读书里的“在读”数量远远超过“已读完”,每次被一本书的封面、简介吸引了,点进去看了一个小时就不想看了,第二天又被另外一本书吸引。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在书架最底端看到这些书时,书里讲了些啥却丝毫没有印象。

这就是所谓的“无效阅读”。无效阅读一本书,可以就当作消遣,但无效阅读10本、20本书呢?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耗费在了“自我感动式”的阅读中。每周阅读时长排名都是第一第二,但要说从中收获了什么,一个字都蹦不出来。

这样的阅读结果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无效阅读往往会令人感到焦虑,陷入无法安心阅读的情绪中。既然意识到了问题,那就作出一些改变吧。在之后的阅读中,我希望自己能够按照下面的方法来逐渐摆脱“无效阅读”。

  1. 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 大概了解一本书的标题、封面、封底、腰封、目录、前言。

  • 对标题的关键字提问,带着问题和反思去读。

  1. 利用flomo和微信读书来做摘录和即时性的读书笔记。

  2. 利用思源笔记来做本地的读书小结。

  3. 利用Notion来做线上的读书总结和小结,实现云储存。

要记住,要带着目的去阅读一本书,不然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了“无效阅读”上。

不需要急忙地、莽撞地向前冲,带着思考去阅读,我们慢慢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