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经历史发展,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日影(平均时间法)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土圭测日影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1645年起沿用至今)订立的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视太阳从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当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黄道圆周36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
    天马酒仙阅读 9,399评论 0 11
  • 第四章 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一切皆是映射。 春夏秋冬 春 左边的上下部分是“木 ”字 的 两 半 ,木 的 中 ...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8,173评论 0 9
  •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
    雨寒老师阅读 9,232评论 0 14
  • 《说文解字》:“節(节),竹约也。”节的本义说的是竹节,引申指具有相等段落的东西。用于指文章,就有了“章节”,用于...
    悦读生活阅读 4,922评论 1 4
  • “马上要立秋了, 为了帮您贴秋膘,本店为你准备了 ... ”在超市里,当听到这句广告词的时候,我突然有点不相信自...
    仲秋雨路阅读 4,63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