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性学习策略
1、整体性学习的概念
整体性学习是相对于非整体性学习、传统的学习方法而言的。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下,老师在课堂讲课、学生记录板书、下课做作业、考前复习被认为是一个标准的学习流程。在这个流程下,学生学习知识是线性的、非结构化的方式,导致这种学习效率并不高。当然即使是这种要求,能做到的人也很少。只有学霸、学神类的学生才能始终如一。
在整体性学习方法下,知识点被认为是一座座城市,联结城市的则是一条条高速公路,而模型则被认为是映射这个结构的地图。城市、高速公路、地图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结构”。
人们通过学习增加知识点,建设新的城市,然后通过“联结”建立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最后再通过手中的地图在城市中穿梭。所以城市越多、交通越便利、导航越精确,你的知识越完整和丰富。调用知识的能力就越强。
请注意,现在我就是用了“比喻法”这个模型去理解了整体性学习的概念。
整体性学习的特点:学习省力、省时间、效率高;挑战巨大,一旦学会并精通很可能在学校和职场碾压同侪。就是这个好处。
2、整体性学习顺序
1)获取阶段:即最初的信息从采集到进入大脑的阶段,主要包括三个命题:简化信息(简化)、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容量)和尽可能块的获取信息(速度)。
在这个阶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阅读和听讲的速度慢,需要反复阅读。解决的方法是提升自己的专注力、改善阅读和记笔记的方法。所以,大部分人其实是在获取阶段就出了问题。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专注力提升、阅读方法和笔记方法了。任何一个命题都足以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
2)理解阶段:这个阶段的理解是指字面上的理解,仅仅是一种最初的理解方式。但大部分到了这个阶段就止步不前了。
这个阶段的问题是,虽然读书在不知道作者到底在说什么,或者笔记清晰、完美,但当我们隔一段时间回看时,却完全不明白什么意思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就是走神儿了,要么就是材料太难,可以考虑换一个材料寻找不同的说法。笔记尤其是课堂笔记不应该考虑完美,而是以实用、促进理解和记忆为主。
3)拓展阶段:拓展阶段才是整体性学习的真正开始,拓展包含三种方式:深度拓展、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分别从三个维度建立知识的联结。
- 深度拓展:是知识背景的探究,比如知识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一个发现是如何做出的?事物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存在。深度拓展的缺点是花时间和精力,但却可以牢牢的锁定知识。
- 横向拓展: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的周围建立联系,大部分是通过时间、空间、性质进行类比。比如与此类似的还有哪些,是哪些地方类似,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其他的发现,同一个发现还有那些发现等等。
- 纵向拓展:纵向拓展是“整体性学习法”的核心内容,包括比喻法、内在化。它要求在结构间建立高速通道 ,有益于创造性思考,帮助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问题。从本质上说,纵向思考和是知识的一种发散联想,将一个或数个看似不相关联的事情建立了联结,从而促进理解。
拓展阶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少灵活性上。比如不会将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拓展能力差的表现。解决拓展能力差的主要途径当然还是多从深度、横向和纵向进行拓展,不要读死书。
4)纠错阶段:可以看做是在整体性学习的修订工作,添加一些特殊的例子,删除不存在的联系。纠错最佳途径就是实践。
纠错阶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错误联系太多,更加严重的是无法觉察到自己在某个主要的看法或问题上是错误的。所以需要对建立的联系做足够严谨的检查。
5)应用阶段:应用应该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和唯一目的。考试也是应用的一种形式,不过是一种浅层次的应用而已。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的过程既是练习的过程也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应用阶段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应用,多应用是唯一也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6)测试阶段:即每个阶段的复盘、核实。比如获取阶段反问自己是否以前看过或听过类似的知识;应用阶段反问自己是否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测试是为了检查自己的弱点,整体性学习法和木桶原理类似,恰恰不能出现短板,对于短板,需要尽量的觉察和弥补。
3、信息类型
1)随意信息
- 随意信息是一系列事实、日期、定义或规则,缺少逻辑分类。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就是随意信息;
- 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首先尽量发现他们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否则可以采取联想法、挂钩法、压缩法进行处理。
- 随意信息理解起来不费劲,但如果不反复的机械记忆,则非常容易遗忘。
2)观点信息
- 观点信息是存在争论的信息。
- 处理观点信息的方法:图表法,能帮助你在阅读后提取关键思想。
- 观点信息最大的难点在于获取阶段,需要检查大量信息以寻找模式,而不是记忆具体的细节。
3)过程信息
- 过程信息是交道如何行动的信息,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的信息;
- 学习这类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断练习、反复去做。
- 大多数过程信息都依赖于正确的模型,内在化、比喻法、图表法和模型纠错可以改进模型。
- 过程信息最大的难点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如果练习了,比其他类型的信息记得更牢,保存时间更长。
4)具体信息
- 具体信息是指那些在现实中可以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信息。不过大多数信息是介于具体和抽象之间;
- 内在化有助于多个感官联系。
5)抽象信息
- 抽象信息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非常难以理解,但逻辑性强。
- 对抽象信息来说,理解和拓展阶段比较困难。
- 在处理抽象信息是,需要将之一到具体的层次。内在化、比喻法和模型纠错可以有效的简化知识。
二、整体性学习技术
(一)获取知识
1、快速阅读
1)指读法:用食指放在要读的那一行下面,不断的移动食指,从这一行到下一行。开始的时候可能会不太适应,当习惯了以后,食指滑过书本也很自然,手指提供的控制和聚焦会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提到过,使用手指强迫自己的眼睛按照更快一些的节奏,聚焦到一行行文字上。这样不论是阅读速度还是理解上都可以大幅度提高)
2)练习阅读法:练习阅读并不是吸收阅读的内容,而是训练自己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理解所读的内容。
- 第一个练习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可以通过阅读一本从未读过的书来练习阅读。在书上做个标记,设定3分钟,然后用指读法从标记开始,以稍快于自己能读懂内容的速度来进行阅读。3分钟一到,停止阅读,做个标记;
- 利用word文档的字数统计、或者利用第一段总字数除以第一段行数,得到每行平均字数,然后乘以总行数,得到总字数。除以3分钟,得到大约每分钟的阅读量。这个练习能测试你提高阅读速度的空间有多大。
- 另一个练习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先阅读3分钟的材料,然后尽可能写下你记得的知识点,并且不准翻书。然后再读一遍材料,边读边几下所有的知识点,然后比较两份记录,看看自己正确的知识点有多少,错误的和没写的有多少,
(正确的知识点数-错误的知识点数)/所有的知识点数
这就是你以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这类材料的理解能力,通过降低阅读速度联系,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实现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匹配。
3)积极阅读法
积极阅读强调了深入的理解材料,实际上是和快速阅读相对的,所以自然降低了阅读速度。积极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在书上记笔记和心得,还将知识点真正的整合在一起。
进行积极阅读时需要记下:
- 这节中主要观点时什么?这个问题促使你完整的获取信息;
- 我怎样才能记住主要观点?这个问题迫使你对信息进行联系、视觉化和比喻法;
- 我要怎样将主要观点拓展开以及应用它。这个问题要求你将信息应用在不同的情景中。
这三个问题迫使你讲每个知识点都要经过整体性学习的理解、拓展和应用三个阶段。
2、笔记流
- 标准笔记流:首先写下最主要的观点,尽量用很短的单词来替换完整的句子。事实、日期、细节和描写尽量减少词汇。其次在这个观点和其他观点之间划上箭头,呈现相互的关联。(注意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所学能,而不是为了记得漂亮)
- 混合型笔记流:课堂上采取传统的线性笔记方式,课后采取标准笔记流的方式重新梳理,重点在于减少笔记内容和增加各种联系或图表,使得学习更具整体性。
· 课下笔记流:在课后采取标准笔记流的方式。
· 评注流:在信息量较大、来不及记录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评注流。首先写下最关键信息,然后在信息之间加入联系。
-关键信息识别:笔记流的关键能力是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老师教的核心内容。如果平均记录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那你所作的工作就是实录而非思考。笔记流应该重点记录联系和按照个人理解的方式给信息分类。
(二)联系观点
信息可以分为困难信息、关键信息和普通信息,困难信息如一系列日期或步骤。注意对于不是特别关键和困难的信息,没必要采取专门的技术。
1、比喻法
- 如何找出一个比喻:
· 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
· 在你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找到十几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
· 重复上述 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
- 运用比喻法的技巧
· 要有寻找比喻的欲望:除非你不断的问自己什么样的比喻才能很好地描述要学的知识,否则什么也得不到;
· 注意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念头:不要压抑创造力,抓住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看看这个念头哪里合适,哪里不合适。不合适的改掉再看看;
· 优化和测试你的比喻:从不同角度再找几个比喻,这样做能减少理解上的错误,并且创造广泛的联系,从而改善结构的的质量。
· 补充,比喻的好坏可以应用10岁规则检验。即是否能用这个比喻解释给一个10岁的小男孩听?如果你的比喻还是和原始观点一样,孩子听不懂,重新来过吧,直到你找到简单的他能明白的比喻。
2)内在化
- 内在化是指调动更多的感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情感同知识相连,得到的关联一定比单一的图像更强,即所谓的强联系。
- 建立内在化的策略
· 脑海中想象一幅知识的图像;
· 脑海中加入其它感觉。包括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意识(意识就是动作上的想象,如行列式的计算问题。通过将具体的图像、声音以及肌肉的运动(触觉)与原知识想连,记忆更加容易。
· 人们学习的方式主要由三种,视觉型、听觉型和运动型。视觉型需要信息以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刚好的理解;听觉型的学习者要讲信息转化为声音和指令才能理解;运动型学习者则需要触摸和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而内在化就是将信息由不熟悉的类型转化为容易理解和联系的类型。
· 内在化进一步赋予知识以情感,这样更加容易记忆。
- 怎样进行内在化
· 明确要内在化的概念,是一个生物过程,还是编程的函数或者一个数学概念;
· 从建立脑海中的图像开始。如果不习惯,可以试着在纸上画出概念的粗略图;
· 脑海中的图像是静态的,还是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需要多个步骤的最好让图像动起来;
· 开始加上其他感觉,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 加入更多的感觉或情感(即意识)
· 不断重复和优化图像,直到你一想到它就能很快的回忆起知识。
- 类似比喻法一样,内在化也是个创造性的试验过程。开始时可以先拿起笔和纸来练习。
- 可以将比喻法和内在化结合在一起。从而记忆更抽象的知识。
3)图表法
- 流程图:适合绘制一系列基本步骤;历史事件;创造分支将事件联系在一起,不仅通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根据事件发生时间建立联系;绘制一个系统。
- 概念图:概念图将观点联系在一起,与笔记流密切相关。概念图是指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比如会计上的四个基本概念的关系、小说中人物的关系图。一般是从最重要的观点出发,不断发出分支细化知识及分解观点。
- 图像:图像强调的是用粗糙简单的涂鸦来代替文字,包括观点和观点之间的联系,一般选择花10~20秒简单的涂鸦。
图表法可以和比喻及内在化混合在一起使用,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随意信息的处理
1、联想法
联想法在处理一系列随意信息时效果很好,包含步骤的过程信息,按顺序写下的名字或公式,都可以应用联想法。
1)使用联想法的步骤如下:
- 创造顺序:把要处理的信息列成一个线性的清单,因为这是用联想法保存数据的唯一方法;
- 给清单中的每一项设一个符号:联想法记住的是视觉符号而不是抽象信息本身。要记忆公式,可以将公式中的字母用一个相关的有实际意义的物体来替代。
- 创建属于自己的联想:创造生动夸张的图像,能将序列中的两个符号联系在一起。
2)联想法的难点:
- 符号重复:给予重复的符号不同的颜色标记;
- 断裂的联系:联想链最好不要太长,5~15个为宜。超过15个建议分成几个小的;
- 难以辨认的符号:如果符号不够清晰,联想链可能失败;
- 触发物丢失:有时需要用一个触发物和列表中的第一项联系起来。
2、挂钩法
挂钩法类似于联想法。利用挂钩系统,可以将要记忆的信息和数字联系在一起。挂钩法对于记忆日期类的数字也很有用。
1) 一般应用挂钩法记忆的知识点不超过12个(按照业界公认的,应该是在7个为宜);
2)建立挂钩系统:首先需要给基本数字创造形象,比如给13个数字(0~12)设立押韵的词汇,用来记忆数字、概念和步骤等;
3)建立联想:比如一瓶酒和某个物件发生何种关系,从而建立联想。
4)使用挂钩法记忆日期:比如记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年份1492年。首先创造与事件有关的图像,如一艘大船撞上北美洲地图的图像。其次将1、4、9、2挂钩。首先建立枪(1)和上图的联系,可以想象船撞上北美洲后,一群持枪的海盗拦住了哥伦布;然后将枪(1)和门(4)建立联系,再次是门与酒等等的联系,重复后,就可以记住1492了。
5)高级挂钩法:使用0~9的声音和数字0~9建立联系,而不是押韵的图像。
3、信息压缩技术
信息压缩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储存大量随意信息的方法,信息压缩的目标是减少信息的容量,寻找信息的逻辑关系。包括记忆术、图像联系和笔记压缩法。
1)记忆术:用短语和单次来储存数个信息的方法。最简单的NASA、PDCA模型、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等等。最好的记忆术应该尽量选择简单通用的短语或单词;记忆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诀、缩略词等。
2)图像联系:方法一是把几个信息联系起来并且用一张图表来表示;方法二是创作一幅画将多个信息放在其中。首先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替代每个信息,然后再将这些符号放在一张图像中。
3)笔记压缩法:笔记压缩法对于快速掌握大量材料比较有效。目的是将一大堆需要学习的正式减少至几页笔记,可以作为其他信息压缩技术、联想法、挂钩法或其他整体学习技术的起点。
- 压缩笔记的好处:
· 让你能组织大量的信息:如果信息只有两三页纸,那么组织信息就容易很多;
· 更容易建立联系:信息压缩后,可以更仔细的观察课程的整个结构,让你更好的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 压缩笔记的步骤:
· 拿记账空白纸。准备好要压缩的笔记,确保有时间;
· 用最小的字,写下笔记中的主要观点。使用尽可能少的字;
· 接着写下与之相联系的观点、公式、概念或定义。尽可能写小一点、写少一点;
· 持续上述自由写下观点的过程,直到将笔记中的每个主要观点都写下来为止。最后得到的是大约1~3张密密麻麻写满信息的纸。
· 有时候可以更进一步,将上面压缩后的内容加工、修饰的更有条理、更好看些。
(四)知识的延伸
1、实际应用:实际应用并非一种按步骤进行的技术,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可以花5~10分钟进行头脑风暴,罗列各种可能应用的地方,确保至少有20种以上;
2、模型纠错:模型纠错就是实践。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测试是整体性学习过程中纠错的唯一手段。
1)分清是拼写错误还是概念问题:当你发现模型存在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是简单错误还是关键概念的理解问题。若是概念问题,则需要仔细看看模型、比喻法和内在化的过程是否犯了错误。
2)霰弹枪策略:每种类型的问题都做一做,同一类问题不要重复;
3)延伸练习时间:把练习时间分配到每一天,不要临时抱佛脚。每天一次快速充电比考试前一天晚上大量突击更容易坚持。
3、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1)概念:相当于主题阅读,设定一个1~3个月达成的目标,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为了完成项目,必须围绕着目标努力学习。
2)建议:
- 从小项目开始。设定时间较短、完成相对容易的项目目标;
- 记录下来:将完成项目的过程记录在纸上,将工作进度记录在纸上会增强信心翻阅前面的工作,会激发继续进行下去的欲望;
- 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清晰、可量化的目标,学习才更为主动。
(五)费曼技巧
1、选择要学习的概念,拿一张空白纸,在最上方写下概念的名称;
2、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要假想自己费尽口舌让一名毫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听懂,并把你的解释记录下来。
3、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感到疑惑时,别急着往下走,重新阅读参考材料、听讲座或赵老师解答,直到弄懂了为止,然后把解释写在纸上;
4、简单化和比喻
如果解释很啰嗦、艰涩,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便更好地理解它。如力矩的比喻。
5、如何使用费曼技巧
1)如果想理解一个观点,通过这种技术仔细的查看到底什么地方不明白。
2)如果想通过考试,可以把重点放在寻找一个好的比喻或者简化词句上,不必追求彻底的理解。
三、超越整体性学习
(一)高效率的学生
我上学时,除了全日制的上课学习,业余时间经营一家企业,每周写大约1000字的文章,健身及主持一家演讲俱乐部,尽管如此,我仍然有时间和朋友聚会,享受周末的轻松愉快。- 斯科特·杨
1、能量管理
1)增加能量储备
- 每周有3~5次运动:每天抽出40分钟来锻炼身体,每天一点点运营,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 每晚保证有7~8小时睡眠:熬夜对于学习百害无一利。睡得好,脑袋才清醒;
- 保证健康的饮食:多吃些粗纤维和粗加工食物;
- 健康八杯水:一天争取多喝几杯水,正常情况下每天8杯水,1500毫升左右;
- 一日多餐:理想的饮食是少吃多餐,一天四五餐、每次七分饱。这样可以保证一天的营养持续稳定;
2)循环式作息计划
- 一周休息一天:一周抽出一天,什么事也不干,将7天的活放在6、7天内完成;
- 晚上不干活儿:一天的工作昂在早上集中完成,晚上就有几个小时空闲了;
- 设定90分钟:给自己设定90分钟,集中精力完成某个学习任务,一旦90分钟结束,停止工作。90分钟的时间设定让你学习时注意力更集中(番茄工作法)
2、不要“学习”
不要只考虑学习这种表象上,比如为了学习而枯坐在课桌前,要把学习所对应的具体行为罗列出来。
1)学校的学习
- 阅读材料;
- 完成各项作业、在课堂上做笔记;
- 应用整体性学习方法处理某些难点;
- 考试前,针对学习材料做一次笔记流。
2)成人的自学
- 阅读各种书籍;
- 做笔记;
- 进行一次分享行为;
- 输出一篇读书笔记
- 进行一次主题阅读(专项研究)并输出论文
3、绝不拖延
1)一次性完成作业比分次完成更节省时间。
2)采用周/日目标方法来完成作业,效果会更好。
- 每周周末,列一个清单,包括所有的任务、作业及想在下周完成的读书和学习活动;
- 每天晚上,检查周计划,列出每日目标清单;
3)周/日目标系统有什么好处?
- 可以缓解作决策的应激。只需检查清单,就明白是否完成;
- 防止做一项大任务耽搁不前,以来每周和每日目标清单,而不是截止日期,会有时间紧迫感;
- 帮助分配工作量。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可以讲工作适当分配到周和日,不需要考试前熬夜儿前三周一个字不看。
4、批处理
批处理的意思就是讲类似的、分散的工作集中在一起一次性做完。比如集中在某个时间内把一周需要阅读的材料一次性读完,而抽出另外的使劲连续写三四篇文章。
1)工作量:批处理适用于将那些小于三小时的零散工作量放在一起做;
2)一次性完成作业:如果一项作业花费时间不会超过8小时,那么就一鼓作气把它完成;
3)提高注意力阈值:注意力阈值就是集中完成某项工作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急剧下降。通过不断接受越来越多的批处理,可以逐渐提高注意力阈值。阈值越高,表示一次性完成的工作量越大。
5、有组织(整理能力)
如果做事杂乱无序,可以考虑如下步骤进行改善:
1)所有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
2)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每天随时记录,日积月累,比喻所获;
3)坚持日历和做事清单:应用日历来记录要做的事和截止日期,应用做事清单记录任务和目标。
(二)自我教育
1、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1)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 每日阅读:每天坚持阅读是提高理解能力最好的途径,坚持每周至少一本书,每年至少50~70本书。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视野会更开阔,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广泛。
- 每日练习:听过每天完成项目的工作及学习技能的练习(磨练技能),会提高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 每日目标:单纯的阅读和练习并不足够,因为目的性不强。通过设置学习目标,并把目标细化成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你的学习会更加系统、更加有效。
2)怎样养成每日习惯
- 坚持某个习惯30天;
- 坚持下去,每天坚持以同样的方式完成同样的习惯;
- 享受这个习惯:如果不能享受这个习惯,这个习惯就不牢固;
- 寻找特殊时段:找到属于你的每天的特殊时段有助于强化习惯;
2、克服挫折障碍
1)写下任何障碍:尽量详细的记录问题,详细的记下障碍让我们对问题的思考更容易;
2)使用网络:使用网络查找问题。读秀、中国知网都可以利用。
3)找一本关于“怎么做”的工具书;
4)换一个角度试试:如果理解上有障碍,实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或花点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再回头看看原来的问题。
3、设置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的例子:一个吸引人的学习目标会给学习者带来强大的学习动力。
- 每年阅读一定量的书;
- 为一个项目工作,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 在一定期限之前,必须学会做某件事。比如语言、技能等。
2)设定学习目标的技巧:
- 将所有目标写下来:用一两个句子写下目标,并给他一个截止期限;
- 让目标客观化:学习目标要具体而明确,很容易就判断出是否达到目标。比如,学的更多就不是一个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往往是量化的;
- 设定有些困哪,但是努把力也可以达到的截止日期:截止期限需要适度,迫使你能够不断的前进;
- 将目标的完成转化为每日和每周的行动:将目标分解为每周和每天的具体小目标,并每天尝试完成,就能够杜绝焦躁。
- 经常看看你的目标:至少一周检查一次目标的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