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时间,其实不长。如果说三年的改变呢?
《当我足够美,才能留住你》是作者朱沐睽违三年后,继《当我足够好,才会遇见你》《当我足够爱,才敢失去你》推出的又一长篇小说。巧合的是,这部小说的结局也是发生在十五年之后的又三年期间,用作者自己的原话来解读就是,“很多即使相似的人和事放在不同的时空里,意义是截然不同的。那些曾经让我们犹豫不决,或者无法释怀,或者重于泰山的事情,也许很多年以后,只留下我们的淡然一笑。”
可是,谁可以控制爱情呢?
就这样,故事在时间的晕染下慢慢还原开来,金子奇、苗凯和李东明等先后跳入了阅读的视线,伴随着地理坐标的位移和时间数轴的延伸,一块块大幕的泛黄场景,让我们驻足其中无法自拔,那一晚北京的大雪、海边寂寥而冰冷的冬夜、后院东厢房的激情融化、出家时父母的同意书……一道道的身体感知,无一不在诉说着且成长且疼痛的代价。而作者对于“代价”的理解更为通透和具象,因为“往上爬的代价,从来都不是那些说得出的‘第一桶金’,那些说得出来,被别人质疑的黑暗,都不是真正的黑暗。真正的黑暗在当事人的心里,是那些违背自己意志让自己内心百般挣扎甚至屈辱,却最终不得不顺从的自我战斗过程。这些战斗过程,打造了我越来越鲜明的价值观,在一个残酷的世界里披荆斩棘。”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佐证心理轨迹的变化,这是作者首次采用多视角来回切换的叙事方式,让原本就以人物心理刻画细腻见长的笔风更加力透纸背,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章节《你若留我,能否信我?》,从汪佩佩开始,起转到苗凯,忽而又闪回到汪佩佩和苗凯,倏然承合到徐瑶,因吕颖的事情又将转承合起,故事正在以一种螺旋叠升的方式快速剥茧开来,我们试图去猜测故事的结果会以怎样的方式来盖棺论定,行将最后却渐有几分不忍面对结局到来的隐忧。
“我们总是给自己做着各种计划,以为未来会像计划那样如约而来,但是佛学教给我的第一课就是‘无常’,无常未必是死亡,而是各种不可控。”如果我们只看前半句,原以为行到水穷处即会所见云起时,实则作者也在向我们铺垫着“无常”的正常,婴儿拐卖和HIV……
按照《金刚经》对于“无常”的描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不仅要接住《当我足够美,才能留住你》的“无常”结尾,也要稳稳地接住作者字里行间越来越多的佛学佛法。
如果你足够细心,那么你一定会发现,全文出现两处完全一样的文字描述有三处,分别是“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脑子是个好东西,我希望每个女人都有”和“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的皈依颂。我不敢擅自揣测这是否是刻意为之,但是大抵可以断定,从第一本书到当下的第三本书,作者对于佛意禅语的参悟让其拥有了更多的智慧。毕竟见字如心,凡有所相。
其实十八年的时间原非罪人,只是在时间之下的我们却无人为其辩护,恰恰我们都习惯于将所有症结都归咎于它,因为这是最为简单的一个理由,而人们也都乐意接受,可是我们都忘了,其实我们才是杀死自己身上余下青春的真正凶手。
因为“所谓的命运,就是在你还不了解自己的心的情况下,所有的事件接踵而至。”从可认识的此岸到未知的彼岸,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知慧圣明,不可思议。
无独有偶,紧挨在版权页的后面,此页写到“后来的我们,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彼页是一个神秘的二维码,当我签收了这个扫描之后,我才发现,朱沐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向我们分享——
“无论发生什么,我衷心地希望,从当下开始,我们能够放下成见和执念,重新开始认识、了解、接近,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互相爱护、帮助、体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起走过难关,也许我们真的能得到我们内心里真正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