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译文: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 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
至从海英老师说过这段话后,我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是否又有了“色难”情况出现。生活是最好的修炼道场,保持自己身心愉悦的同时,也不要给身边人带去“色难”的影响。这样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
然而今天上午我有些对家婆“言重”了。不悦之声在耳边响起时都感觉不是自己。早餐过后家婆对我说,“你去上班的路上顺便到办证大厅帮办理一下税务,税务局的打电话过来啦,你拿上证件过去看一下是要怎么办理,还有拿发票去验旧领新的。”我在办证大厅取票排队等到之后,问了窗口职业员,我说昨天税局打电话来是家里老人接听,不知道是要办理什么业务。窗口职员回复我说:“不是我打的电话,不知道你要办什么业务?你问清楚了再过来办吧。”我说那你们同一个局的,里面没有通知吗?职员说“没有通知,你们每个人过来的都说办业务,又不说清楚,我怎么知道你们要办什么?那你打电话问清楚了在过来办吧。”好吧,这时我想到了界限,尊重是本质,自己的事情是我现在应该问清楚家里,到底昨天电话打来是说办什么业务?
于是打电话给先生,“你叫我来是办什么业务的?这里有十多个窗口,问了他们都说不知道要办什么,你查一下来电显示打电话问到底需要是来做什么的?”说话中我的语气也开始变得不详和了。先生说,“你问老妈去,也不是我接的电话。”家婆接过这个电话之后,也说不清是要办什么业务?我就说让先生查电话记录问清楚。
放下电话20分钟后,家婆赶到办证大厅,送来了电话号码。我问家婆:“先生呢?怎么没来,我现在哪里有空,我帮换得发票就过去工作了。他在家干嘛?不来帮办!”声音虽小,但语气中我诸多不满。家婆则在一旁站立着等待我填发票。填好发票之后我打电话过去问清楚,原来是叫过来采集指纹信息收集。
这么简单的小事情,家婆接电话听不清楚,我却在办理的事情当中语气粗重。突然觉得自己太失礼了,对长辈如此出言不逊。 谨记,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