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少年时,就“奋厉有当世志”,在其十岁时,对母亲发出了“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的请求。二十岁那年,随父亲苏洵,胞弟苏辙赴京参加举人考试,文章写得春秋大义,简洁流畅。被主考官欧阳修摘录为第二名。纵观苏轼的一生,是得意与失意并进,几经沉浮,却不改其志。
(一)正直敢言的儒士本色
孔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孟子倡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屈能屈,贫贱不能移”。苏轼终其一生,致力于践行这些儒家规范,真正做到了正道直行、正直敢言。
宋神宗继位后,起用王安石变法,在围绕改革创新的讨论中,朝野上下产生了明显分歧,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变法之争,已达剑拔弩张之势。
苏轼对于王安石等人提出的专取策论而罢诗赋的科举新法,无法苟同。于是慷慨陈言,直指弊端得失,在得到宋神宗召见后,大胆直言,批评新皇帝“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面对王安石借故调离史馆,任命到开封府任推官一职的调配,苏轼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之情,并再次上书,论说新法,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求罢除制置三司条例司,缓行青苗等发令。并在一次担任考官时,给考生命题,要求考生就历史上因独断而招致失败的事情进行评论。这一次终于犯众怒,触痛了以宋神宗为首的变法派,最终被弹劾流放,发配至杭州城。
(二)“乌台诗案”的劫后余生
元丰二年,在徐州任满后,苏轼未能如愿复守,转而被调任湖州,由于对朝廷的人事调动不满,在新上任时例行写下的谢表《湖州谢上表》一文中,苏轼写下了“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等牢骚话。招致当权的变法者们的普遍不满,在当时出版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一文中,被御史中丞李定拿来大做文章,指责苏轼包藏祸心,讥讽新政,诽谤朝政。
经过御史中丞李定等人的添油加醋,苏轼先前所做的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文,也被判定为讽刺朝廷及新法,流毒甚广,惹得神宗龙颜震怒,将苏轼捉解归京。最后在一帮正直朝臣及太后的极力陈说下,苏轼才得以保住性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
因事件发生之地御史台,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而这场牵连众多官员的政治事件则被称为“乌台诗案”。
劫后余生,让苏轼黯然离京,诸多师友连累被罚,又让他心生愧疚。而城南清幽的安定寺,则成了他抚慰心灵的圣地。
(三)渐修顿悟后的脱胎换骨
苏轼虽有补天之志,补天之才,却无补天之力,补天之权。贫贱落魄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意志消沉,乐滋滋地享受着“自喜渐不为人识”的平静生活,他主动放下身段,与平常百姓打成一片,并在朋友马正卿的热心帮助下,争取到一块废弃的田地,在城东一座小山的东坡上,开始了自耕自种的田间生活,在困境中穷且益坚,过去屡遭贬谪的苏轼死去了,代之新生的是豁达乐观的苏东坡。
劳作之余,与朋友泛舟赤壁,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面,苏东坡畅想三国往事,作下了著名的《赤壁赋》一词。
(四)旷达通透的生命智慧
远謫儋耳,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车,冬无碳,夏无寒泉”的艰苦生活,面对生命被摧残、践踏、遗弃的处境,苏东坡也绝不颓废悲哀,把艰苦困境过成了瑰丽诗境,对待生命,永远充满热爱,闲暇时发明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等吃食,本是苦中作乐的智慧之举,却流传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是一种旷达的生命智慧,是在看透了生命的悲剧性之后,依然选择的达观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