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看到形容独处的一段话:
独处太久,孤僻的性格元素一旦碰到阔别已久的朋友便锋芒毕露,礼貌性的微笑都令人心悸尴尬。自发地低下头,或是将目光投向他处,祈祷时间能按下快进键。这种感觉,很微妙。逐渐内敛,言语越简练,觉得所有的逢迎、奉承都是多余的。有时,我在众多缓缓陌生的面孔里,愈发猜不透别人,却愈发读懂自己。
我在上一份实习里被分配为招聘面试官,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差点要跪下来恳求我的老板收回成命,因为我真的没有办法和陌生人进行交流。我深知作为面试官只需要向对方问问题,并不需要作过多的交谈,是“我在选择他”而不是“他在选择我”,我应该更加的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但第一次面试最终还是被我搞砸了。
我并没有表现出面试官的严肃和专业,中途多次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成为“他在面试我”而不是我在招聘。挂掉电话那刻,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彻底地面对自己的弱点,也才意识到因为长时间疏离人群,我的社交欲望和能力在逐渐退化。这些对于刚毕业即将要踏进社会的我,并非一件好事。
前段时间,有篇推文在朋友圈疯传,大概就是“发朋友圈从何时开始成为了一件谨小慎微的事”,社交网络的发达虽是好事,但仍旧会给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带来某种程度上的不便,例如会变得浮躁,例如会变得虚伪。
老实说,我每天都在嫌弃拿起手机刷朋友圈这个习惯,但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都是在找手机看有没有人给我留言,我极其讨厌假装喜欢某种事物的这种行为,觉得太不自我。
看到对方给我发信息,大多时候都不想回,或者不想马上回。不想因为回了信息就要和对方没完没了地聊下去,最后还得随便找个借口结束这个话题。这种太强迫性的聊天行为让我感到很不自在。
可是,太多的不想最后还是会被“可能他现在很需要我”的想法,习惯地敲出那三个字,怎么啦?人有时候就是那么的矛盾。
前任和我分手的原因其中有一条是,他觉得有些事情其实是作为男朋友的他应该做的,而我常常拒绝这种帮忙,他觉得我并不需要他。
听到从他嘴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很生气,觉得他这个理由简直就是无理取闹,我觉得他真的不了解我,我只是不想因为自己那些琐碎的事情去影响到他的生活,我在替他分担,替他承受负能量,我不愿意麻烦他而已,难道这样也有错?
我觉得所有事情我都可以一个人扛下来的。
她是个很好的姑娘,在我的采访问题后面都会附上她的文字说明,这无疑给我减轻了部分的工作。
但文字的条理性和连贯性我还是要做整改,毕竟从口头叙述到文字呈现是两种方式,我需要做的就是怎么能够把对方口头叙述的想法转换成文字,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当时是我第一次做这方面的工作,即使之前有借鉴别人的采访方式,但轮到自己上阵的时候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文章改了又改,老板还是不满意,当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还没有吃饭,而推文等着十点的时候推送,我的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仗着老板人好人,开始跟老板抱怨这个任务是有多难,像个被人欺负的受了委屈的姑娘。
一向字都不愿意多打几个的老板竟然给我回了条长长的信息,大概就是“当初决定做这个就能想到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什么事情从开始就能轻易解决”这些。
而最后那句“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不要一个人在那边钻牛角尖”给了我致命的一击。
之前所有的“自以为”在那刻就像突然崩塌的堤口,我终于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大声地哭了出来。
原来,不是所有事情我都能一个人扛下来的。
我以为我所以为的都是对的。
但我忽略了一点,我以为我可以一个人解决所有事情,其实是错的。
后来我拨通了一个读传播学的朋友的电话,跟她说明了情况,她知道我为了做这个加班到这么晚,把我狠狠地骂了一顿:“你蠢啊,不会早点来找我啊!”我苦笑,在电话那头把眼泪擦了一遍又一遍,是啊,我真的太蠢了,蠢到连一句“能不能帮帮我”的话都说不出来。
所以哪里会有“我一个人能撑起一片天”的真心话,这只不过是在给自己罩上一个金钟罩,然后到处宣扬自己力大无穷,直到最后因为这个金钟罩而累死在路上。其实根本不用一路上都背着这个金钟罩,累的时候完全可以停下来,把金钟罩拿掉。
独处和适当的社交并不冲突,有时候放开心怀接受别人善意的帮助未尝不是件好事;不想回信息就直接和朋友说,假装自己能够帮对方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太过于傲娇;如果爱他,就请接受他对你同等的爱。
这不是软弱。
这才是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