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天下至柔必胜于天下至强”,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时有人会特别感谢那个关键时刻“给自己台阶下的人”。能做到“给别人台阶下”的人,内心很强大,也应该是“终日乾乾”的“君子”。
我记得大约我在五六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妈妈不知为什么突然起了强烈的冲突,就在冲突即将升为家暴时,我随手拿起了一杯水,对怒气冲天的爸爸说,爸爸你先喝口水吧,你嗓子都快哑了。
当爸爸接过我递过去的水杯时,我发觉爸爸的眼神变得柔和了,一场家庭风暴就这样过去了。
还有一次我做初二学生的家教,一天半夜突然一位学生家长很生气地拖着儿子闯进我家,说老师你问问他,他是不是来你这儿,他究竟去哪啦?
当时,那个学生脸红脖子粗地跟家长对持着,一句话也不肯说,我摸了一下那学生的脸,俯在他耳边说,老师相信你说的是真话。
那学生立刻悄悄跟我说去海上游泳了。于是我对家长说,他没去你们想的那个地方去。
当时,在我们小区附近有一个经常淹死小孩的水塘,家长怀疑孩子去小塘游泳,所以很生气。但由于她说话不注意态度,结果弄拧了,孩子不肯说话,逼急了就说来我这儿了。
去美国读书时,我在车站售票窗口卖票,因为正值春运,运力紧张。一天下来,被各种肤色的人恶语相向,甚至气哭了好几次,那可真是失控的场景,真实经历时,超级被动。
我想,窗口内外的我们,其实是战友而不是敌人,一是要理解旅客迫切回家又买不到票的着急和生气的心情,二是站在旅客的同一立场在规章的范围内,一起想办法,换乘、临近站发车、延长过缩短区间等等。
接下来,我的具体的做法就背熟各种各样的搭乘方案,在回答“你选的时间车次区间票已售完”的同时,给出其他方案。充分理解旅客的情绪,疏解而不是对抗,我有信心做得更好。
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也需要给自己设一种前摄行为,就是能够看到比眼前具体的的事情以外更重要的决定性的东西,可以不被眼前的慌乱困扰,而有条不紊朝那个决定性的方向行进,这种做事的前摄行为非常重要
后来帮忙修地铁,修地铁一个是涉及到很多比较特殊的工具,还有一个是夏天天气热,人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情绪失控的。
开始时,所有的动作都属于被动反应,渴了找水喝,出汗出多了挡到眼睛了慌乱找纸巾擦。不准备好可能用到的所有工具,发现工具不够的时候再去找工具。这其实就是一种被动反应。
这个时候,积极主动的反应应该是我先确认要修理的部分,准备好各种工具来应对可能出站的状况;第二是准备好一块小毛巾和水;第三是根据经验把之前遇到的拆卸的时候难拆的放在最前面体力充沛的时候拆;第四是仔细观察,调整工具的搭配。
‘‘奋斗‘’与‘‘挣扎’’看似是一样的,很多人也以自己的勤奋自诩,认为这是一种美德,但这种勤奋有时只是一种应付眼前的挣扎而已。
当缺失这种前摄行为的时候,‘‘挣扎’’就是一种为应付眼前的救急式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反应往往对长远的改变是无济于事的。反观“主动”,就是在你面对的场景尚未发生之前,你已经定好了行动的准则。
这些都是我们对事件发生后最出的实时反馈,这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本质上也是叫做被动,因为你是在某件事情发生后,被动的去做一些看起来主动的事。
我们的行为不是对眼前的事态作出了一个反应,而是不管事态是什么,我们都应该有的一种反应。而不是说主动去认错,主动去做某个动作,主动去思考。
减少烦恼的方法之一就是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对那些不可控的因素采取置之不理。这也是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最高的方法。
多年前有一次我下班走路回家,途经一个相对偏僻的小路,我带着耳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走路。
不巧前面遇到两个新疆人迎面走来,当他们和我迎面走过去不超过2秒钟之后,便听到他在我背后,指着我叫我站住。
当我停下脚步,取下耳麦,然后他指着我身上背包的扣子对我说:“你这个扣子打到我的手了”,当听到这样说时,我第一反应就是遇到骗子了,然后我赶紧面带微笑地对他说对不起,接下来他抓住我的手肩膀用膝盖来顶我的胃,还好我早有预想,赶紧双手交叉然后挡住。
后来他说:“怎么样”,我接着说:“没事没事”。既使他对我有很大的肢体动作,但我还是心里面想着那句话:“拳不打笑脸”始终保持微笑状态,他拿我也没办法,只能丢下一句话“你很聪明”便走了。
这两个人分明就是两个骗子,他们故意找碴儿,让你激怒他,然后发生矛盾,再进行事先设定好的骗局或者被暴打一顿,最终再勒索你。
以往的经验告诉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首先只能有一个字:“忍”。人否则会掉入别人的圈套,会扯进无休止的麻烦当中,唯有忍一时之恨,才能避免很多麻烦的发生。
既使发生冲突,我一个人对抗两个本来早有阴谋的骗子,发生暴力冲突,往往吃亏的还是自己,而这就是没有做好足够的前摄行为
苏东坡说: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以人际交往为人处事来说,这种态度往往能化解矛盾,情况突发的时候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冤枉时能够不动怒,这是一种修养,需要历练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人往往在这两种情况下会带有情绪,被主观感受所主导,理性渐失。
几十年来每逢遇到难缠的事,我立到就想到老子说的天下至柔的理论,屡试不爽
某件事情发生了,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采取接受的心态,因为事实已定你完全没有改变的可能。我们唯一可以减轻压力,减少烦恼,降低损失的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去那些可控的事情上,对于事情,尽了解可控范围便是做到主动的好方法。
我们在与小孩相处的过程中,小孩更注重自己的情绪变化些,如果小孩不高兴了,对我生气,我首先不应该去据理力争,而是要换位思考,达到沟通的真正目的:让小孩心情好转,而吵闹和回嘴毫无用处,与公司同事,上级,相处亦是如此。
真正的主动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让矛盾升级,当然也不是委屈求全。最后,道理都懂,在经历中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