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人·度己

(一)

我家出门就遭遇一条河,涪江;如同愚公出门就遭遇两座山,太行、王屋。

虽然没有愚公要出入要绕道那样辛苦,但也要坐个渡船,才能到达彼岸。

这条河,是进县城的必经之路。

坐船也没什么不好,但这如果没有这条河,是坦途,终归没有脚踏实地直接走过去来得畅快便捷。

主要是,这渡船是真的慢!

船主也许是为了节省油料,通常都是等几个或十几个人上船后,才发船。

不论你是谁,上了船,你就得按他的规矩来!在这条船上,他,在渡你过河的这一小段旅程中,就是支配你一切的王!

船主姓于,都叫他于师傅,都是村里人。

于师傅来得很慢很慢,求稳,求安全。不管多急的人,来到河边后,如果船在对岸,都自觉地等在这头,等对岸的人够了,再过来。

于师傅很和气,来往的人都认识他,等人的当儿,也喜欢跟他聊几句。

“于师傅,吃了吗?这都下午一点了!”

“没呢。不知道我婆娘怎么回事,现在还没给我送饭来?”

于师傅每晚八点回家,凌晨五点起床,六点准时发船,早饭晚饭回家吃,午饭他老婆给他送来。在我这二十多年的记忆力,都是如此。

你如果骑着车(仅限摩托可以托运),打着喇叭,声音间隙穿过河岸,他听到了——也不会理睬你!

这中间的等待过程,我反正是受不了。短则两三分钟,长则一刻钟!

我虽然不是急性子,但有时确实是有点急事要过河忙的话,也等得心烦气躁,腹诽不已。

上船的时候故意把船躲得“噔噔噔”地响,以此表达我的不满,然而,并没有L用!


(二)

于师傅还是一如既往地按照他的节奏行船。

“各位,救生浮具拿到起!”每一次,于师傅都要在驾驶室大喊。

船的两边栏杆上,挂着几十个救生浮具。来往的过客,不管是谁,都要拿好救生浮具,虽然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用。

——但拿在手里,心里总有份安慰不是?

就有一次,一个不认识的二十几岁的二流子吧(姑且算是吧):一头黄毛,两条胳膊上绘这不知是啥的纹青,犯在于师傅手里了!

“救生浮具拿到起!”往常一样的大喊。

“黄毛”置若罔闻,低头一直戴着耳机,玩着手机。

于师傅又喊了几声,他还是没听见。

于师傅从转舵那里下来了,铁船“噔噔噔”地响。他一手夺过“黄毛”手里的手机,耳机也下来了。

他一字一句喝道:“老-子-喊-你-把-浮-具-拿-到-起——!”面容扭曲,牙齿紧咬。

前文忘言,于师傅原来本是我们村淘河砂的在籍人员。在河里讨生活,一身肌肉,虎背熊腰是必不可少的。

别看他四十多接近五十了,肌肉可还没落下咧!

“黄毛”盯着铁塔一般的于师傅,咽了口唾沫,“拿!马上拿!不好意思啊于师傅,刚没听见!”果断认怂。

可不认怂你又想干嘛呢?本来就不在理。

我那是第一次看见于师傅发怒。想象不到平时一脸和气的于师傅,也有如此暴怒的一面。


(三)

后来我听我爸说起了那段往事。

原来淘砂船后来不许再在我们这段河上淘砂了,经检测,淘得太过严重,不能再淘了。

于师傅那时候才二十六七,家里有三个孩子,家里很穷,又断了营生,村委就决定让他来开村里的渡船,顺便补贴家用。淘砂的嘛!开个渡船还不手到擒来?

嗯,上船一人五毛,摩托车五毛。

那时候于师傅没啥经验,待人也和气。反正不知怎么的,就掉下去一个人,淹死了。

这可出了大事了。

村委、当事人的家里人都找来,叫他负这个责任。他那时哪有这个能力担起这个责任?

后来几经调查,那家人才终于说出了真相。

原来那个淹死的人有抑郁症,平时都被关在家里不出门的,不知那天怎么就到了河边,到了船上,到了地府!

真相大白了。

可这根刺,却扎了于师傅很多年。

从那时起,他祭河神。

每逢初一的时候,于师傅总会在河边摆上祭品,点上香烛,祈祷这个月平平安安。

原来以为他封建迷信的我,知道真相后,也有点难受。

这么多年,于师傅心里还是没能放下啊!


(四)

从我有记忆起,于师傅就在这里撑船。

我现在20岁,也就是说,于师傅至少行船20年+

——真正的几十年如一日!

二十多年的行来送往,不知于师傅渡过了多少人,估计于师傅都数不清了吧?

看着人们来了,又走了。

看着人们迎来客人,送走友人。

看着渡船的人从同龄人,换成了新一代的我们。

于师傅看着这一切。


(五)

其实于师傅大儿子已经生了小孩,家里也已经富裕了起来,本不用再在乎五角钱的积少成多,他老婆儿子也劝他回家享福,不撑船了。

可他不答应!

二十多年都这样过来了,突然叫他停下来,他说他能干啥?

“不要你干啥!享福!”

“我闲不住!”

二十多年的早起,几千个日夜送走的人们——他放不下啊,放不下这个担子!

——也许他也是怕接替者重蹈他当年的覆辙!

他要看着人们安安全全地过河,开开心心地去开始每一天!

所以他严格。

所以他和气。

所以他坚持。


(六)

今天九月七号,廿八,九月十号教师节那天,正好又是初一。

他又该摆上祭品,点上香烛,在河边念念叨叨几分钟了吧?

他渡过了不计其数的人,

不知什么时候,

才能度过他心里那道坎儿?

那船

那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