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在中国墓葬美术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仙人形象,名叫“羽人”,他们肩背生翼,两腿生羽,活脱脱一副“人鸟结合体”的模样。我们印象中飘飘乎遗世而独立的仙人,又是何时开始褪去羽翼?
(一)先秦羽人、山海经与楚辞
对于“羽民”的神话学描述,首见于古籍《山海经》,在《大荒南经》中这样写道: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人为长颊。”
可见,羽人有着两个极为显著的特征:“人长头”以及“身生羽”,所谓长头就是长颊,也就是脸比较长;而身生羽毛,意在表示其能够飞翔,但是按照郭璞的说法,羽民却是“能飞不能远”,就是不太适合远距离飞行。
对于羽人外貌的补充,郭璞还引了《启筮》的说法:‘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又添加了一个鸟类的典型特征即“鸟喙”。所以,总的来看,神话世界中的羽民,是一个典型的“人鸟结合体”存在。
迄今为止,最早的羽人实例,可追溯至殷商中期新干大洋洲墓葬中的羽人玉饰上。这件羽人,人面人身,却有鸟喙鸟冠,双目为典型的“臣”字目,腰部生羽翼,出土于墓主头顶的位置。
除了这件玉质羽人之外,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的商代一、二号祭祀坑中,于殷墟晚期文物中也有一件青铜质地的羽人雕塑。这件鸟人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立于青铜神树之上,呈现人首鸟身鸟爪的模样,头戴冠、大圆眼睛、喙鼻阔嘴,背后则有硕大的云形鸟翅。
结合古籍《山海经》的描述以及考古羽人实物来看,原始阶段的羽人更加倾向一种“人鸟结合”的图腾模式。这种“半人半兽”的羽人形象,其实可以用邵学海所谓“神格羽人”来概括,它反映更多地是自然崇拜的因素,是基于对动物界具备飞行这种神秘力量“鸟类”的模拟而产生。
而从屈原《楚辞·远游》中“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开始,羽人便开启了其逐渐仙化的独特历程,羽人第一次与不死观念产生了联系。袁珂对此解释道:“所谓‘羽人’、‘不死’,乃人学道登仙之两阶段。处则不死而为地仙,久乃身生羽毛,遐举而为天仙矣。”
楚地的羽人形象,以湖北荆州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木质羽人最具代表性,也是连接先秦“神格羽人”与汉代“仙格羽人”的中间过渡阶段。这件木质羽人,延续了殷商时期羽人作为人的大体形态,也依旧表现出典型的鸟类特征即鸟喙、鸟爪以及背后的羽翼。
但与不死相关的新要素也开始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件羽人双手前伸,两手呈握物状,虽然物品已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极有可能正是所谓的“不死仙药”,因为其下青鸟与蟾蜍的组合,正是西王母长生不死神话中的重要特征,当然最有力的证据还是汉代的羽人实物。
(二)汉代羽人、画像石与雕塑
如果说先秦时期的羽人主要在南方地区出现,到了汉代,就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了,而且不仅出现在地下世界,现实生活中也时常可见他们的踪迹。与之前的羽人形象相比,有两个最为明显的变化:
首先,汉代羽人大都长了一对高出头顶的大耳朵,即所谓的“大耳出颠”;其次,汉代羽人基本都化为了人形,有些近乎半裸,肩部必有羽翼。
结合汉代的相关文献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改变背后的原因:此时的羽人已经由先秦“神格羽人”转变为了“仙格羽人”。何为仙?《释名·释长幼》中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
而闻一多也认为,汉代所谓仙人所居之地,正是神山昆仑。所以升仙就是升山,即上昆仑。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淮南子.·地形训》
正因为昆仑第一层凉风之山,登上就能不死,所以羽人具备了长生不死的属性;正因为需要往返于神山昆仑(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故而羽人需要一双羽翼以飞跃重重障碍。
关于汉代羽人的作用,学者贺西林总结的三点十分到位:
1.接引升仙,赐仙药
汉画中的羽人似乎不是那么悠闲,总是穿梭于云中与昆仑之间,显得忙忙碌碌,他们在干嘛?汉诗《长歌行》给出了答案: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还黑,延年寿命长”
这块画像砖生动地再现了诗歌中的情境:一位骑鹿升仙者在前,羽人紧随其后,仔细看羽人一手托举药盘,一手前伸似在递仙药,而骑鹿者则回头伸手似在接药。
另外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羽人,则完整地保留了西汉羽人的局部细节:比如高出头顶的一双大耳朵,以及手中环抱的承药玉箱。而双手的姿态,也再次证明了此前楚墓中羽人手中所持,正是不死仙药无疑。
2.行气引导,助长寿
汉代羽人除了引导接引者以及赐药之外,还经常与众多祥瑞同框出现,比如这件来自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博局镜,在西王母所居仙庭之中,羽人简直忙的停不下来,一会亲射虎、一会去驭鱼、一会又逗鸟。实际上,这种羽人与祥禽瑞兽之间的互动,可能正是所谓的行气引导,目的则在于演示既能巩固自身,亦能帮助众生延年益寿、不老不死。
《淮南子·精神训》:“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凫浴猿躩,熊经鸟伸,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
3.奉神娱神,辟不祥
羽人很忙,真的很忙,不仅要给升仙者送仙药、和珍禽异兽们玩耍引导,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要做好西王母的小跟班。他们在西王母的身边,或撑华盖、或持信符、或抚琴或吹箫。如果西王母实在是不开心了,两个羽人就负责玩六博棋逗乐她。
“九仙会欢赏,六著且娱神”——南陈陆瑜《仙人揽六著篇》
另外,这种仙人六博的画面,也经常出现于铜镜之上,根据镜铭“刻娄(镂)博局去不羊(祥)”来看,除了娱神之外,这种图案还具有辟除不祥的含义存在。
最后,我们回答一下题目的问题,仙人必须借助翅膀才能翱翔天际吗?不,一个叫做列御寇的人,在充分借鉴了羽人翅膀飞行的原理之后,发明了一种更加符合仙人气质的姿态——“御风而行”。这一点,其实王充在《论衡》里也提到了,他说:“飞者皆有翼,物无翼而飞,谓之仙人”。
结语:羽人是往来于仙界与人间的使者,而从先秦神格羽人到汉代仙格羽人的历程,其实始终承载着普通人关于超越大限的终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