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我们相约探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腊八节这天,原本说好晶晶陪以恒 ,我下午参加《分湖诗社》组织的“探梅”活动。可一顿午饭吃下来,晶晶店里突然接到两单生意,这样一来,两岁半的以恒就变成没人带了。思前顾后,我决定带着小家伙一同前往探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探梅,是《分湖诗社》社长张舫澜老先生提倡和组织的。具体是探看两株古腊梅。一株在北厍叶家埭午梦堂疏香阁,距今为止已有三百九十五年历史。系清代才女叶小鸾所植。而另一株,则在芦墟南袁家浜灵芬馆,距今二百三十七年,据说是明代诗人郭麑所植。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通知地点是一点整在“分湖公园”聚合。午后十二点二十分时,我带着以恒顺便搭晶晶的车出了家门,车开到芦墟镇上华夏酒业路口时我们下了车。时间尚早,我准备带着以恒先去清河书屋取两本书。一本是今年的第四期《汾湖》,另一本是《了凡文化》第二期。清河书屋是张社长的书房之名,从这里再走一小节路就可到。

        穿过人民桥马路,下几步石阶梯,再沿着一条穿过东西方向的小河进入一条狭小的弄堂,我们就到了张社长家门口。正在我看见大门紧闭,不见张社长一家人的时候,邻居一位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主动对我说,去帮忙叫张社长来开门。沿着他家房屋的前面,就是张社长家前面的小庭院。听见叫声之后,张社长为我们打开了门,他说,朱振林老师已在清河书屋,刚到没多久。朱老师是从苏州赶过来的,诗人作家。也算是诗社老成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清河书屋处取到了自己要的两本书,张社长又给了我二零一八第二期《诗刊》。见时间已不早了,我和朱老师离开了清河书屋。张社长说他还要等一个人,让我们先走一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来到汾湖公园,只见郑工老师一个人站在那里等我们。以恒对这地方熟悉,拉着我要去公园内的健身场所玩耍。没办法,我又陪着小家伙去了会健身场所,呆了十多分钟。

     

灵芬馆的古腊梅

        人差不多已到齐。和往年一样,我们先去了离此不远的南袁家浜灵芬馆。女主人热情的从屋里走了出来……依旧是那株古腊梅花,一阵寒暄之后,大家都把注意力引向腊梅。也许是我们来得太早,(往年几乎都是腊月二十几来),只见满树的叶子,掩去了不少腊梅花枝。叶子还没掉完,浓密的花苞还有一半尚未张开。一群人看了又看,拍照,留影。乐此不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出灵芬馆,我们去了泗洲禅寺。目的有两个。一是赶上腊八节,江南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可以去那里取。二是张社长顺便带其中的几个文友老师,去参观已经成立了大半年的“袁了凡陈列室”。在泗洲禅寺,我们看见这里原来的许多旧房子已被拆光,正在重建,寺庙扩大了很多。四处走走看看,有种将生命回归自然的清心。趁工作人员们装腊八粥的时间,大家参观了袁了凡陈列室。

      在泗洲禅寺逗留了约半小时之后,我们出发去叶家埭。村落很萧条,河水满满。人不多,因这里早已经被规划成拆迁的范围,许多人家早已迁走,只剩下一些破旧的房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疏香阁的红心腊梅刚开始含苞,星星点点,没有去年茂密。但仍保持不让我们失望的姿态。原来守望这株梅花的老人已经在半年前去世,现在守着的是他的儿子。张社长送给他两份腊八粥。

        站在篱墙内,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情。天空撒着淡淡的阳光,草地上铺满湿润的泥……一个古老的故事,一株古腊梅,见证岁月的沧桑。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上诗拙作:

探梅(组诗)

在叶家埭午梦堂

1

一株近四百年的红心古腊梅

开满希冀的花瓣

摈弃柔弱的娇媚,劈开一条通往清代的路

凌云的高度,曲曲弯弯

巍然于一个古老生命的庄严


茫茫苍宇

天国的疏香阁成为一座铭记的旧园

2

寻访这古老的氤氲空筝

我们跨过江南如歌淙淙的历史

只为沉缅一位少女的呐喊

林木青苍的寒冬,她没有离去

敞开的门,以一株红心腊梅的沉寂

远离喧嚣凡尘


生命的短暂已成一幅特写:

午梦堂遗址

3

一树腊梅没有白开

绽放的风里

依旧站着一位憔悴、苍老的老人

惊碎土砾和云朵的一生

在通往倏然消隐的过往婆娑


那是守它至死的一个重响的足音

保持一分阳光

泥土攥在他的手里,已成一支突兀的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探梅

1

时间是个不倦的旅客

总在寒冬腊月扎进广袤苍穹

默守坚贞,散发清明两代的腊梅花香


一株系北厍叶家埭午梦堂

一株起源芦墟南袁家浜灵芬馆

同在天涯,轮回传奇


花太美,能接受我们奔赴的拥抱

朵朵辞典,慰藉年末的晚风

2

像无数星辰追赶

我们总能看见熟透饱满的籽粒

集宇宙光芒

在和谐的篱墙内花开花落


经久不息的香

一边填补生命留下的空白

一边传过地面和史页

3

享受一次旅途中饕餮盛宴

我们从浮华的人间获取

沧桑之道的经文


背负时代旧痕的红心古腊梅

安静如昨

2019/01/15完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外甥女两岁了✨ 已经会说一些为数不多简单的词汇 比如:不要 经常用糯糯的声音喊到我心软 小孩子啊 单纯 简单 心里...
    陆嘉言_阅读 502评论 4 2
  • 桑烟升起时, 风更轻柔; 桑烟升起时, 天更湛蓝; 桑烟升起时, 雪山更洁白透亮; 桑...
    云上拉萨阅读 306评论 0 1
  • 近几日沉迷于“蜗居”的剧情里,回忆又回到了骑着单车闯天涯的时代,每天数着工资卡的结余一个月一个月的累积起来,幻想着...
    飘在温哥华阅读 307评论 0 0
  • http://hihocoder.com/problemset/problem/1000题目链接: 这里的whil...
    helinyu阅读 24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