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於潜僧绿筠轩》知道:笋烧肉好吃,竹子亦可观。小叶簕竹最近几年声名鹊起,竹影摇曳生姿,绿叶参差披拂,有“空间美学”之誉,我垂涎已久矣!
不假思索,上网、选择、付款,搞定矣!接下来的几天中,日思夜想,盼星星,盼月亮,初恋一般,辗转难眠。终于来了!撕开包装,只看见:土黄色的船形的竹根看着极为肥硕,却没有一点血色,只在底部蜷缩着一些钢丝般粗细坚硬的毛根茬,我想,这能活吗?
慰情聊胜无,姑且种上吧!捱到天亮,先兑生根粉,再泡水。课余,提着竹根在花园里找土,刚哥迎面走来,看见了,问:“你提着半截干柴在晃悠个啥?”“干柴?”再瞅瞅,我提着的不就是一个干柴疙瘩吗?刚哥的话,再次动摇了我心中仅存的一丁点希望,不由得再次对这干柴产生了质疑:“这,真的能长出‘青萝拂行衣’那般可人的竹子吗?”
种好后,上网查阅养护知识,才知道这竹子不好养,十有八九不发芽,发芽后,还会出现“回芽”情况,成活率低得可怜。死马权当活马医,按照网上的方法,我用河沙掺上红色颗粒土,完全覆盖住桩体,并用塑料袋套住,保温保湿。万物有灵,我教《生物学》后知道,在未出根之前,种子的营养来自于子叶,人类胚胎最初的营养来自于卵黄,而我的簕竹的营养,就来自于这月牙形的根,在深感造化之神奇的同时,我得悉心呵护这承载着希望的根。
种下一周后,塑料袋上聚集起一颗颗小水珠,这是桩体在呼吸,但芽苞还是没有一点动静。我忍不住向瑞强抱怨:“再不发芽,五一收假后我要拔掉它,再种一棵。”整个假期,我都在想着我的簕竹,一收假,便迫不及待地去查看,眼前的情形令我欣喜若狂:簕竹发芽了!紫色的笋从侧面长出来,胖胖的,憨憨的,尖尖的,蓄满生命强健锐利的力,我的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礼记·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汪曾祺在《北京人的溜鸟》中亦写道:“让鸟学叫,最直接的办法是听别的鸟叫,因此养鸟的人经常聚会在一起,把他们的鸟揭开罩,挂在相距不远的树上,此起彼歇地赛着叫,这叫作‘会鸟儿’。”求学问是这样,养鸟是这样,养花也是这样,要让花长得好,得让花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于是,我又先后养了一棵佛肚竹,一棵香兰,一棵玻璃翠,来和簕竹作伴。夜深人静,小屋里的私语,像曼妙的月光拂过水面:“兰花妹妹,把你的嘴角再往上翘一翘,‘梨涡浅笑’才美嘛”,“佛肚珠大哥,把你的肚再鼓出一点”,“翠姑娘,赶快穿起你的碎花裙”,“簕竹大哥,别光顾着长个子,你要长出蒲柳之姿,松柏之质”……
天气炎热时,我在地上遍洒清水,办公室里水汽漾漾,凉意沁人。混合着油菜花的淡黄色与洋槐花雪白的风,从开着的窗户缓缓漫进来,竹子兰花在郎朗书声中,都清清爽爽舒舒服服地生长。我与瑞强安坐其中,改稿,读诗,习字,枝翠叶绿,眼目明爽,连头发丝都觉着惬意。不经意间一抬头,案头绿痕渐染,青韵生香,勒竹正将温润的气息凝于笋尖,结成亮晶晶的珠。
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求学是这样,植物的生长更是这样。我常常一瞅半天,两眼鳏鳏,愣是将勒竹含进双目,也瞅不出啥变化,但过个一天半日,就会发现,新笋已经悄然高过一拃了。两拃,三拃,四拃……笋的骨节修长,色泽翠绿,质地坚硬。新笋高过五尺了,却还是直直地向上,宛如一柄长枪。“孤翠郁亭亭”,我有点担心,我不要它做檩做椽,做栋梁之才,我盼着它开枝散叶,长出魏晋名士般的风流洒脱,及晚唐诗意般的迷离韵致。我盘算着,要抽掉它蓄满锐气的嫩芯,阻止其继续向上。吃饭时,我将想法告诉给了孩子们,女儿只顾着碗里的饭,没有反应,才上四年级的儿子抢过我的话头:“爸爸,你知道吗?植物的美不在造型,在于自然,在于绿的勃勃生机,在于生命力。”我在对这小子刮目相看的同时,细细一思量,也对,遂作罢。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陆游这话不是没有道理。或许是勒竹窥见了我的心思,怕我动手,在一个静谧的周末,如昙花在夜色中悄然绽放,毛毛虫在阳光下裂开甲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裂变。我的簕竹,在一股拔地而起的巨大的力的作用下,伴随着清脆的“啪啪”声,骨节处骤然发生折尺形弯曲,腰部以上向右,再向下,曲成一张富有弹性的,蓄满生之力的劲弓,与弯弯的母根相呼应。紧接着,竹箨裂开,次第钻出针尖般细长的新芽,一个,二个,三个……裂变后的簕竹,如东坡之文随意断续,太白之诗不拘对偶,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虽不着一叶,已风流满枝。我情不能自已,围着桌子转了几个大圈,才将一颗狂动的心逐渐平复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我愈发痴迷于竹,相看不厌,逢人自夸,作“美竹之说”。在家时,一想到簕竹,便满心欢喜,兴奋得睡不着;一到学校,第一件事,便是去看簕竹。妻子打趣说,竹子比她重要,言语之间满是酸味,瑞强还专门填了一阕《卜算子》,其中“常见王公弄花忙,踏露哼乡调”一句,是写实,无半点浮夸之意。
一天,写完“自得其乐”几个大字,酣畅淋漓,筋骨开张,甚为得意,一激动,提起剪刀,“咔嚓咔嚓”,减去了几根长侧枝。剪完枝条,意犹未尽,又挖开土,将半个根完全提了起来。经过这番折腾,我的簕竹精神了许多,展现出新的姿态,如一只大鸟,抬头翘尾,跃跃欲飞,鬓角插着的一根劲草,微微颤动,飘逸中更添了几分灵动。
夏凉如水,月色如纱,婆娑的竹影中,有风拂过,夏日里最富诗意的一抹绿,正随着夜色的清凉氤氲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