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仙人
《水经注疏》:“广州城,步骘所筑。《寰宇记》引《续南越志》,旧说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至今呼五羊城。其城周十里。初,尉佗筑之,后为步骘修之,晚为黄巢所焚。绥和百越,遂用宁集。”
《太平御览》引沈怀远《南越志》说:“任嚣、尉佗之时因楚时有羊五色以为瑞,因图之于府厅矣”。
《元丰九域志》:“五羊城, 南越志:昔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至此。”
《南部新书》:“旧吴修为广州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谷而来。今州厅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故广南谓之「五羊城」。”
《太平御览》:“【郡国志】曰:广州,吴孙皓时以滕修为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迎而去。今州厅事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
裴渊【广州记】曰: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於楚庭,於是图其像。广州则楚分野,故因图像其瑞焉。”
《贤博编》:“五仙观,在会城之西南。昔有五仙人骑五羊持五穗至坡山,遽化为石。后人因此立观。”
《南越笔记》:“五羊石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 今坡山有五仙观,祀五仙人。”
《道藏·坐花志果》载:“(按)馆人,客舍主人也。〗,为之延医调治。病虽愈,而囊无一钱,不能作归计,且无以偿馆人。自念四海一身,无所系恋,不如自尽以了余生,遂出五羊城〖(番禺杂记)广州昔有五仙,骑五羊而至,遂名五羊城。〗。”
《道藏·道门定制》有载:“播种五谷神”。
《道藏·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有载:“播种五谷神君。”
《道法会元》:“空五寸篆符。 右符牒请上清神烈阴阳苟、毕二雷君,仰速遵承符命,督勒四野、五野、七野、九野都平君,城隍社稷,【五谷神君】,一合来下此方,辟斥害稼野兽乌鼠熊兔猪鹿,以至螟螣蟊蠈之类,不令侵害。消水旱凶荒之厄,获仓箱储积之收。物既无灾,民跻乐岁。事干济众,非比泛常,不得有违,立俟昭报。”
栢成芝高,广东阳山人。
《上清道类事相》:“【大洞真经】云:阳山寂洞有元虚三瑶之室,栢成芝高隐处也。”
《稀见地方志提要》:“阳山本秦末阳山辟地,汉置阳山、阴山二县。”
卢度,广东清远人。
《三洞群仙录》:“虑度应鹿……
【贤己集】,卢度有道衍,少时阻淮水,不得渡过,心誓曰:若得免死,从今不复杀生。须突见两循流来接之,得渡。后隐居卢陵西昌三顾山,鸟兽随之,夜有鹿触其壁,度曰:汝壤我壁。鹿应声去。屋前有池养鱼,皆名呼之,次第来饮食而去。”
《广东通志》:卢度字孝章清远人性颖悟精老易谙兵法。
廖冲,广东连州人。
《三洞群仙录》:
“廖冲鹤骨。
《宝宾录》:唐蒋防为连州静福山廖先生碑冲,先生名也,清灵,先生字也,静福,先生家也。先生之名,玉堂金简之名矣。先生之家,红霞外景之家矣。至於鹤骨松貌,味淳含虚,寓形人间,天地无累,与夫扶桑公、陶隐居、张天师为师友矣。”
《道教灵验记》:“静福山分界验,连州静福山观,神仙廖冲得道之所。”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桂源,在连州抱福山,廖先生宅。”
何仙姑,广东增城人。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何仙姑,广州增城县何泰之女也。
《消摇墟经》:“何仙姑,广州增城县何泰女也。”
李之先,广东新会人。
万历《新会县志》中“李真人”条记:“尝自负石结坛于圭峰绝顶,周三十六步,每夜朝斗。”
薛真人,广东吴川人。
《乱离见闻录》:明初有薛真人者,薛村人,服气辟谷,上特思山玉皇观修炼。不食人饮食,不受人钱财。黄坡郑熔御史、大寨肖惟昌主事祖墓,皆是其点穴。
曾子一、毛翠华、陈符经,广东高州府人。
《乱离见闻录》:陈景濂按,万历间曾子一、闽人,住罗山,毛翠华,塘缀人(后来作瑶总)。陈符经,(化州)丽山人,同食素,往江西龙虎山学法。三年学成,曾道术最高。
邓羽,广东南海人。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邓羽 观物吟一卷[南海人,明初知青阳县事,后为道士,隐居武当之南岩,自号松石道人,不知所终。”
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邓羽,南海人武当道士前青阳县令。”
清·张豫章《御定四朝诗》:“邓羽【南海人明初知青阳县后为道士常居武林复隐武当南岩自号松石道人有观物吟】。”
《明史》:“邓羽【观物吟】一卷。”
洪天祥,广东人。
《法海遗珠》:“祖师广东敕赐紫阳通妙真人洪天祥。”
毗陵道士,广东石城人。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安成玉源仙派上清三洞五雷经箓清微明元使刘处源,元至正四年七月内,自广西柳州路云游至海北。八月十五日晚至化州路石城县地面一邮亭……
翁曰:幸我佩带斯经在此。吾已心识经句,就当以本授汝。遂於怀中出一黄素囊,取经授曰:可专心持诵,广传世人,读诵获福无量。吾乃毗陵道士也。汝记吾名。言讫,起身而行,路傍三步,冉冉乘云而去。处源再拜于地,恍惚不见。处源徘徊於石瞻望,不觉天曙,见石上有坐迹,及升天脚迹俨然。十六日午至化州,在城石龙县攀龙坊龙母山下陈宗武家安下。问有廉州知事黄一龙,字云从,乃吴川人也。维时权石龙县事,会中询其昔宿邮亭之名曰仙界铺也。”
李芝,广东新会人。
宋代张师正《括异志》卷六:
“广州新会县道士李芝,性和厚简默,居常若愚者,间为两韵诗,飘飘非尘俗语。常读史传,善吐纳辟谷之术。肤体不屡濯,自然洁清,发有绿光,立则委地。所居房室不施关键。邑人崇向,施与金钱衣服无算,人取去,未尝有言。或召设祠醮,一夜有数处见者。至和中多虎暴,芝持策入山,月余方出,谓之曰:“已戒之矣。”自此虎暴亦息。余至和中亲见之,今则尸解矣。”
何德顺,广东广州人。
《众妙堂记》:“广州道士崇道大师何德顺,学道而至于妙者也。故榜其堂曰“众妙”。
三山国王
明代编修官刘希孟所撰之《明贶庙记》称:三山神肇迹于隋,显灵于唐,受封于宋。隋时建庙于揭西县城西郊霖田之玉峰,称霖田祖庙、三山国王庙和明贶庙。唐代古文学家韩愈刺潮,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曾祭玉峰之界石,即东潮西惠之分界石,其祭界石文,可与祭鳄鱼文媲美,收入韩昌藜集。宋太宗赐庙额曰:“明贶”。仁宗加封“广灵”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