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严格的按照过年的习俗,愣是拖到出了正月十五才继续写文章,其实说白了就是偷懒而已。
过年期间,我回看了自己六年以前的朋友圈,很真切的感受到了24岁和30岁的不同之处。六年前我的朋友圈一天恨不得发八条信息,想到什么有趣的梗或段子都会很喜欢发朋友圈记录。朋友圈里也有很多自拍,甚至还有和伙伴比美的中二段子。
现在看起来,虽说有那么一点羞耻,但是还是很值得去回味。庆幸自己有这样记录生活的习惯。所以自己是一边浑身起鸡皮疙瘩一边哈哈哈的看完全部。
不知道具体是从哪一年开始,我就逐渐减少了在朋友圈的活跃,倒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只是单纯的想不起来去分享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分享欲很强的人,只是工作逐渐的上手忙碌,和朋友的居住距离有些变远,再加上所谓的成熟吧。
哦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微信好友越来越多,人员构成也越来越复杂。有的时候发一条朋友圈要屏蔽很多人,逐渐就慢慢失去了分享的欲望。
虽然我也试图分过小号,但是因为要切换的缘故,而我的工作往往需要及时回复信息,所以到最后就不了了之,还是没能彻底的分开工作和生活。又或者本身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吧。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是朋友圈分享的从自己的心情和各种段子,逐渐转向为评论和发表观点。这或许是自己的从一个体验派转换成观察者的过程吧。
很久以前我会觉得体验和参与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口说无凭,不亲自体验一下,是不能轻易的说自己的感受的。但现在我更倾向于去观察不同人的反应来判断一些事情。
这个改变其实很有意思,因为我会逐渐发现并不是所有人对待事物的态度都一致。以前总觉得别人怎么会和自己的三观那么不一致,怎么会有人这样那样的,但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我会逐渐去观察更多的细节,来判断这件事是否合理,这个改变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变得更加心平气和了,因为我能够更多的从当事者的角度感受不同性格人的态度。这很有趣,因为人们的性格是大不相同的。
至于朋友圈嘛,完全是自己的领地才是最好的,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只能在自己不那么懒惰的时候,加入一些不同的分类标签了。
这让我想到我的一个朋友,我和她刚认识的时候,她就是恨不得每天发八百条信息,至今也依然一天可以发个两三天朋友圈。她的内容大多是琐碎但是非常有趣的,让人看到就会忍不住哈哈哈笑出声的片段,也会有很多平时我们聊天说的笑话的截图。
在看她朋友圈的时候,我会觉得生活充满了快乐和美好,毕竟其实这些快乐我们都有一起在经历,而她负责把这些快乐重点的标注出来,让快乐变成了超级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