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唐·潘纬
客来鸣素琴,惆怅对遗音。
一曲起于古,几人听到今。
尽含风霭远,自泛月烟深。
风续水山操,坐生方外心。
一、《琴》诗中你能找到几对辩证法关系?
二、上述五律中,每一联都对应一个或多个唐朝诗人,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答案:一、①亲调素琴弹奏不出新音([去者日已疏,来者日已亲]来客非知音人)②今人只能仰听古人古曲(多数人怕被品头论足,只有逝去的人不怕,诗人再赋琴曲之事已因世人不懂欣赏而变得望而生畏,变革带来的是批判,守旧或传承迎来的是"跟从"、"听从"、"人云亦云,所以被品评和书事直言是两种感受,毕竟世人的批叛和反对多于奉承和夸奖,别问为什么,因为人家没听懂、不懂你,最后你明白"懂得"与"淹汩"你之间相差了多少的高格调、好品格、好气节与好风骨)(③风霭远去月烟清辉(奸佞害物、小人铲除方能显示出忠臣义士、君子之风)④续《水山操》的人却欲再寻方外(梦寐以求的梦想往往就是你所处的生活,人欲得他人所属之物而丢失了自我之物[俗语即"认为别人的东西才是好的"],"自私"与"无私"的区别是为己着想还是为他人着想,有的情况是人只以了解别人为目的而忽略了去了解自我的内在品格。)
二、刘禹锡、刘长卿、杜牧(或孟浩然)、王勃(或韩翃)(答案不唯一)
关于"琴"诗,阮籍的五言古诗读来豪迈悲慨、雄浑劲健、高古典雅,虽然没有修道成仙之人的清新俊逸,凄怆然之外所获之情是旷达与开阔。如《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金人元好问《论诗》绝章评阮籍诗: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和阮籍诗风近似的唐人如沈佺期和宋之问,元好问另一《论诗》绝章:沈宋横驰瀚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沈宋"二人又可与"苏辛"、陈子昂相提并论。由此观之,悲慨与豪迈风格流传起始自汉魏建安时期,当时人们多有雄图大志,忠君报国,如西汉时期人们创作的《古诗十九首》等等。
潘纬的《琴》诗由于只能处于前人窠臼之内且模仿前朝当朝山水诗人过多,在此便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