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晴
30m
咱们接着上文继续讲,话说芒格发现了自己整出来的这篇讲稿可能内容过于复杂,对学院派心理学家,喜欢自己的人,自己都可能产生不良的印象,那么芒格为什么还要这么执着的把这篇讲稿发表出来呢,原因有三:
第一 性格使然。芒格性格耿直,喜欢指出和谈论传统智慧中的错误,虽然这并不会给他带来身什么好处 甚至会吃不少苦头。这一点我也是爱挑剔,让人感觉有点自以为是的,有些测试里面说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NoNoNo,我只是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难道有思想也有错嘛。好吧,中国人都讲究不说话的,捧得话,可是那样真的能学到东西嘛,不都是为了维系关系嘛。
第二个 芒格赞成第欧根尼的说法,从来不得罪人的哲学家有什么用呢。
我想到的是,如果不行动,我们就不会犯错;如果不说出来,我们永远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完善的,有问题的,片面的。
而且这个世界上人言可畏,你不是人民币,你不可能讨的每个人的喜欢的。就像父子俩牵驴进城的故事。父子俩都骑在驴身上,人们说他们太狠心了,都骑在这个小驴身上;父亲下来后,又有人说儿子太不孝顺了,让父亲走路;父亲骑驴上,儿子走路,又说父亲不疼爱他的孩子;两个人都下来,又被人说好傻,有驴不骑,请问这父子俩该怎么办呢。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观,只要是与人无损,自己怎么开心就怎么办。嘴巴是长在别人嘴上的,你管不着,而且每个人都喜欢教育别人,我们没办法堵住他们的嘴巴,我们能做的就是开心就行,爱咋咋地。
同样的,行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发现那些不是我们真正喜欢的。然而哪又有什么关系,毕竟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迭代,积累了处理问题的经验,认知提升,我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我,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即便真的不是喜欢的也无憾,因为实践过了,了无遗憾,我可以去寻找喜欢的去了。
扯远了 第三个原因是最重要的。芒格喜欢他这种编排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因为一直以来对自己很有用。而且他想效仿三位人物。一个是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中的主角,外号“真理剑客的骑士”,他留下的遗嘱,我的剑留给能挥舞他的人。另外一个是对他帮助极大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留下了他的自传《穷查理年鉴》及其他许多东西。还有股神巴菲特的爷爷恩尼斯特巴菲特教会了他如何经营杂货铺以及垂钓。
从最后一个原因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需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无论是书中的榜样还是现实生活工作当中遇到了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需要被引导,学会向别人学习吧,转化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