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很多误区,例如,一些人把别人的知识当成自己的知识,而事实上,别人的知识只是你的信息,你必须对别人的知识做出鉴别和判断并进行转化,而后这些信息才会变成你的知识。
知识最重要的特征是个人化。检验知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能否把其他人的信息和知识变成自己的。-------------《价值共生》陈春花
这段话应该是古今通用的道理。我看到这句话就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农村的孩子,成绩非常优秀,考上了清华。记者去家里采访,发现家里很穷,父母也都不识字。根本不存在辅导孩子的事情。记者不死心,最后终于被他问出了独门秘籍。孩子的父亲说,孩子和他如果空闲的时候,父亲就会搬个凳子,坐在孩子的跟前,听孩子讲他学的课程。从小到大,没有间断过。
当然这个父亲也不知道他这个举动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他就是喜欢听孩子讲。
现在我知道了,孩子在给父亲讲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的梳理了,内化成了自己的知识,所以才会成绩优秀。
当然,无论岁数大小,什么年龄,如果我们把知识内化了,就会给自己带来成长。比方我自己。我很喜欢看书,不过也就仅限于看看,最多和人交流一下感想就完了。今年以来,我尝试着把自己看过的书写自己的感想出来,并且扩大自己看书的范围,比方看这本价值共生,说实话,真的是字我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啥意思。硬着头皮看,发现有些地方也能让我联想到某件事,某个故事,不管他,就写出来。慢慢的发现。好像这本书我也能看懂一些了。这就是内化的一个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