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有多少母亲成为教育家?
——母亲为什么没有成为教育家?
【母亲教育学】
今天,是全世界妈妈们的节日——母亲节。
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会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向伟大的母亲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愿意天下的母亲“年轻漂亮、健康长寿”。
今天,在这个伟大的“母亲节”里,为何提出——叩问:有多少母亲成为教育家?
因为——
有人说:发现母亲是教育学家!
有人说:母亲,永远是天生的教育家!
有人说:每一位母亲,都是教育家!
“发现母亲是教育学家!”
这是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用十年的时间写出的一部关于母亲与教育的书籍——《发现母亲》,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母亲,永远是天生的教育家”!
这是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校长高峰说的“当我们把‘教育家’的光环套到优秀教师、校长、学者头上的时候,其实不然;我认为每个人的母亲才是天生的、永远的教育家。”(长高峰《母亲,永远是天生的教育家》《人民教育》 2013年Z1期)
王东华与高峰两位老师,说得非常好!
试问——
凭什么“发现母亲是教育学家”!?
母亲,永远是天生的教育家吗!?
每一位母亲,都是教育家吗!?
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谈举止、一举一动”,对孩子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母亲的责任不仅仅是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更重要的是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优秀、道德高尚的人,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必须有优良的妇孺,才会造就优良的城邦。”亚里士多德把做好母亲、教育好子女提高到治国安邦的高度,是颇有深意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母亲教育史。
虽然每一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母亲如何教育孩子?无论种族、宗教或国籍,仍然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对所有的母亲都普遍适用的准则。
当我们的孩子来到世上,第一次睁开双眼,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孩子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婴儿躺在母亲温暖的怀里,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承受着母亲的爱抚,聆听着母亲的呼吸,接受着母亲的哺育和熏陶;母亲教育就成为儿童心理、性格、习惯与思想形成的人生导师。
实际上,婴儿时期的教育,就是膝盖教育。
事实上,每一位母亲,应该都是教育家!
叩问:古今中外,有多少母亲成为教育家?
回答: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叩问:母亲天生的教育家,缘何后天没有成为教育家?
因为,母亲教育,没有将孩子的“生育、养育与教育”三位一体!
那么,母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母亲如何成为教育家?
母亲,成为教育家,应该将孩子的“生育、养育与教育”三位一体。
可是,今天,我们的母亲教育,没有将孩子的“生育、养育与教育”三位一体!!
一、母亲教育孩子,为何没有将“生、养与教”三位一体?
女性是未来的母亲。
女性,结婚生子,就是孩子的母亲。
母亲的天职,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1.母亲教育孩子,为何没有将“生、养与教”三位一体?
母亲,在家庭生活的教育中,“生育、养育和教育”本是“三位一体”的连续过程,可是,今天,许多年轻的父母“生育”了孩子,却把属于自己的“抚育、养育、教育”的责任,毫不犹豫地,理所当然地托付给“白发父母、亲戚、保姆、朋友或托教机构”。
有的“生育”孩子的父母,干脆把孩子当“包袱”推给“白发父母”去“养育”,自己贪图轻松享乐,致使部分老人苦不堪言。于是,亲子关系方式裂变,演化成各种各样的家庭战争。
如此,母亲把教育孩子的“生育观、养育观与教育观”,毫不犹豫的“转移、转嫁”。
有的母亲迫于生计,做母亲的不能够亲自教育孩子,要么起起早贪黑的打工、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要么远离家乡成年在外面打工,这样的母亲根本就不是一个母亲,是一个只“生孩子,不养孩子,不教孩子”的母亲。
有的女性作母亲是不合格的,有的完全不懂做母亲的意义,只顺着本能而行事,母亲知识缺乏,母亲意识不强。
还有的做了母亲,不但放纵自己,而且,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管、不问、不教,放任自流,母亲行为有失偏颇等问题。
下面我们就拿《发现母亲》作者王东华老师来说,王东华是安徽芜湖人,因父母无暇教养子女,直到10岁,王东华才告别乡下的外祖父母,回到了自己父母身边。此时他已有了2个弟弟。跟两个弟弟相比,他永远有一种外来人的感觉,妈妈实际上成为一个“亲生后妈”。在家里,无论有理无理,父母皆首先骂他,他曾经不服,但父亲以无情的铁拳专政,终于将他打服。从此他时刻准备着逃出这个家庭。他能够在17岁考上大学,能够在后来又考入上海交大读双学位,完全是凭着一种早日离开父母的强烈冲动。
王东华是童年是不幸的,可是万幸的是王东华的外祖父则是桐城派发源地安徽棕阳县的老私塾先生,承担早期教育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外祖父与外祖母身上。
多年以后,王东华成人了,有学问了,他明白他与父母的隔阂其实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亲子“寄养问题”,他原谅了自己的父母。但是,无论怎么谅解宽容,双方都永远不可能有那种乳水交融的父子、母子之情了。尽管他和父母作了最大的努力,到头却是只有彬彬有礼,双方都只能在一种理性的礼貌下往来。他父母这才意识到“寄养问题”一旦出现,从根本上改善是永远不可能的。
这样的母亲,只能让孩子成为一个问题的孩子,正如,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在与贡庞夫人交谈时问:“传统的教育体制似乎一无是处,要让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缺少什么呢?”
“母亲!”贡庞夫人回答说。
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深深地打动了这位19世纪的伟人。“不错!”拿破仑说:“在这一词里包含着一种教育体制。那么请您费心,务必要培养出知道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古老的犹太谚语里有这样一句: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他创造了母亲。在孩子眼里,母亲确实和上帝一样,全知全能,负责解答和解决所有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通常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是罗马却是在短时间就被毁灭的。有人说罗马帝国的灭亡的原因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关系失调;殊不知,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教育方式有关,罗马的母亲们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委托给别人,这样的妇女不能称为母亲,这是罗马灭亡根本原因。
关于罗马的灭亡问题,我查阅相关资料以后,没有发现是教育的问题,可是罗马的母亲们把教育孩子的工作重任委托给了别人是真实的,不过,现在,我们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3岁前,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托给父母,3岁后又推幼儿园,紧接着又推给老师,理由是我们工作忙,要养家糊口,没办法。
这就是王东华来说说的“亲生后妈”教育现象。
2.“亲生后妈”教育的结果如何?
“亲生后妈”教育结果如何?
为此,中国教育,制造了5000多万“差生”学生,产生了4000多万“网瘾”少年,流出数百万“边缘”青少年。
这些许多“问题孩子”的成因,正是母亲教育孩子上的误区导致人们无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忽视母亲素质是下一代成长的关键因素,忽视母亲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岗位,从根本上忽略母职而造成的。
母亲的素质直接决定人口再生产的质量,养育后代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更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做好母亲,这是社会赋予女性的一件极其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
一个母亲,教育孩子的失败,不可能是一个好母亲。
同理,一个失职的母亲,事业再成功、再辉煌也是有缺撼的、不完美的。
所以,母亲欲成为教育家,母亲教育孩子,应该是“生育、养育与教育”三位一体,坚决杜绝“亲生后妈”教育现象。
同时,母亲欲成为教育家,母亲教育孩子,我们的母亲应该知道什么?
3.母亲欲成为教育家:我们的母亲应该知道什么?
母亲欲成为教育家,我们的母亲应该知道什么?
做个好母亲:母亲应该知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重要的任务,要求子孝,先敬爹娘;千经万典,孝顺为先;为母亲立心,为孩子立命,孩子的口是虎口,越吃,越富贵。
做个好妻子:妻子应该知道,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不要夫妻千担粮食,只要夫妻好商量;妻子,温柔贤惠,相夫教子,夫妻,相互尊重,互敬互爱,这样的家庭最温暖,这样的家庭最和谐,这样的家庭最稳定。
做个好媳妇:媳妇应该知道,女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是善良,而且百善孝为先,孝顺公婆自有福;父母在谁的的家里生活,谁家的日子最红火;父母的口是福口,越吃,越富有。
做个好公婆:公婆应该知道,必须把儿媳妇当作自己的女儿来对待,对儿媳妇的好,要超过对女儿的好,同时,还有感谢与夸奖儿媳妇的父母,给你的儿子培养出这么一个好的儿媳妇,这些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可是,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难处理成为了,互联网的今天很多“孩子的母亲,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母亲,不知道,如何与婆媳相处?”
所以,母亲教育孩子,母亲欲成为教育家,我们要从与“婆婆关系”讲起,那么,身为公婆,如何与儿媳相处?
二、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公婆如何与儿媳相处?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上下”级关系,是最难处理的,这个“上下”级关系是什么呢?那就是婆媳关系。这不仅仅是“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问题,而婆媳关系,一直是每个家庭里随时可以引爆的不定时炸弹,有时候受伤的不仅仅是自己、自己的丈夫、就连自己的孩子学习也会受伤,一不小心孩子还会成为“差生”。
中国有句古话,那就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万年修得好公婆。”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好的婆媳关系来之不易。
婆媳关系不和,在中国由来已久。
颜之推就曾经说过:“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学校里的老师一般来说也是宠“优生”而虐“差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妇人往往宠爱女婿而虐待自己的媳妇。“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媳妇时受婆婆的气,做了婆婆又虐待媳妇,从而形成了一种妇女压迫妇女的恶性循环。
那么,身为公婆,如何与儿媳相处?
在中国,有句话说得好“前十年看婆,后十年看媳”。
1.为何“前十年看婆,后十年看媳”?
为何会有“前十年看婆,后十年看媳”?
“前十年看婆,后十年看媳”,这句话什么意思?
“前十年看婆”的意思:儿媳妇在初入婆家的前十年,这是一个大致的时间,是比较困难的时期,一方面,虽然说儿媳妇嫁过来了,看起来是个“大人”,可是还有一点“孩子气”,如不喜欢“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喜欢“睡懒觉、吃零食”等,还是过着“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的日子,这个时候,作为婆婆,应该明白,不要给有着“孩子气”的儿媳妇一样,另一方面,儿媳妇,毕竟是女人,要给你家传宗接代,比如要坐月子,生孩子等,作为婆婆,需要无微不至照顾的儿媳妇,这个时候婆婆就是儿媳妇的“避风港、遮阳伞”。
“后十年看媳”的意思:婆婆在照顾的儿媳妇头十年这段时间,这也是一个大致的时间,身体健康,十年之后呢,儿媳妇由“过去从来都是父母惦记着孩子,孩子们们几乎没怎么惦记过父母”日子,在经历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日子,已经完全“长大成人”(有的儿媳妇一两年,就完全“长大成人”),生活稳定,事业有成,这个时候婆婆的身体每况愈下,十年前,你对儿媳妇好,十年后,儿媳妇肯定对你好,这是千真万确,信不信有你,反正我信。
“前十年看婆,后十年看媳”的秘密何在?
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
所以,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婆婆对于“儿媳妇前十年的心”最重要!!
以后十年看儿媳妇对于婆婆的心就在这里,有的说了,我婆婆对于儿媳妇,可是以后儿媳妇对我不好怎么办?
这个没有问题?
儿子的儿子就能够帮你办!!
能!
为什么?
下面,我们看儿子的儿子如何让母亲对于奶奶好的?
2.儿子的儿子如何让母亲对于奶奶好的?
儿子的儿子如何让母亲对于奶奶好的?
我还是用事实来回答——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多次向儿子讨要生活费,还是没有讨到,老奶奶,没有走法律途径,而是,去学校找自己的孙子,老奶奶向孙子说明情况以后,让孙子给她出主意、想办法,孙子说,奶奶你放心回家,您的生活费,孙子一定让我爸爸妈妈,尽快给您送去。
老奶奶的孙子,向学校老师请假回家,找他的母亲,因为他的父亲常年在外面打工,孩子的母亲见孩子不上学回来,很奇怪,就问,为什么不上学,孩子开门见山的说,不上学回家,就是告诉你们马上把我奶奶是赡养费送去,否则,我奶奶的现在讨要生活费的情况,就是几十年你们的向我们讨要生活费状况。
老奶奶儿子的儿子,就是她的孙子,向他的父母暗示的是什么?
是上行下效。
是老猫尿房檐,辈辈往下传。
老奶奶的孙子的意思很明白,你如何对于我的爷爷奶奶,我就如何对于你们,他们的父母,多么聪明,一听孩子的话,马上乖乖的把生活费交给父母,从此以后,他们在也不敢拖欠父母的生活费。
我们知道,孩子赡养父母,是不能推卸的义务,如果孩子不履行赡养义务,那么,老年人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这个老奶奶,要赡养费,没有走法律途径,而是通过孙子,这说明儿媳妇对老年人不好儿子的儿子就能够解决的。
我们再看一个新闻,婆媳关系没有搞好的危害,高三学生铁锤弑母。
3.高三学生为何铁锤弑母?
我们在以前的报道中看到,高三学生铁锤弑母的原因是——
据犯罪嫌疑人司某供述,母亲张桂玲一直对自己不好,经常对其打骂,并且和父亲、奶奶等家中其他人关系不融洽,几日前司某的父亲给他奶奶报销住院费用时向母亲索要户口本,母亲没有给。得知此事后,司某很生气,便产生了杀母的念头。【高三学生铁锤弑母称母亲阻碍奶奶住院报销动杀机】
从这里我们看,“高三学生铁锤弑母”的原因是称母亲阻碍奶奶住院报销动杀机,其实,这只是“高三学生铁锤弑母”的表面现象,不是问题的根源,今天的报道才报道出问题的根源——
司某称,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毕业,生活、学习都由爷爷照顾。到上初中时,他回老家和父母一起生活。
因为比较淘气,经常惹父母生气挨打。检察官发现,初中时的司某虽然淘气,但还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只是父亲比较偏袒他,而其母亲则动辄对其打骂,慢慢地使其与母亲有了隔阂。
司某说,上了高中以后,每周末下午他都要去县城爷爷家,从这时开始,母亲对爷爷奶奶的态度就越来越不好了。他说:“主要是因为她对我爷爷奶奶不好,对自己的事我倒没记在心上。”“大概从高二上学期开始,我心里产生了恨。
高三下半学期开始的时候,这种恨积累的越来越多,更强烈了,产生过杀死她的想法。”司某说,“事发那天早上,我把刷牙杯子不小心打翻了,把她吵醒了,她说我跟着爷爷和奶奶学的。
她骂我爷爷了,我很生气,我就从桌箱里拿出锤子,她还在床上背着我躺着,我就打到我母亲头部太阳穴附近,打了一下…”【“甘肃会宁弑母少年:“对不起”的人里没有母亲”2014-10-11《兰州晚报》】
看到没有,这个高中生产生过杀死他妈妈的的想法是好长时间了,孩子无论办错什么事都是爷爷奶奶的错,就连好像把刷牙杯子不小心打翻了,把她吵醒了,影响她睡觉了,她母亲就说孩子是“跟着爷爷和奶奶学的”。
我的天,这是什么教育?这是什么逻辑?
这是制造仇恨的教育?!
这是制造暴力的逻辑?!
母亲教育孩子,母亲欲成为教育家,我们要从与“儿媳关系”说起,那么,身为儿媳,如何与公婆相处?
三、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儿媳,如何与公婆相处?
婆媳关系是家庭中的重要“代际关系”,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婆媳关系很可能严重影响婚姻关系。婆媳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身为儿媳,如何与公婆相处?
婆媳关系如何相处?
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我是在几年前的报纸上看到的,报纸的名字忘记了,大意如下:
很久以前,有一位结婚两年的媳妇,她与婆婆关系每况愈下。总觉得婆婆处处为难她、折磨她、一直都和她作对。
于是,在年轻的媳妇心里总是想着如何对付她的婆婆,有一天她终于下定决心:这天年轻的媳妇来到医院,找到一位自己认识的老中医,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和医生诉说了这两年和她婆婆恩怨事情经过,并询问老中医能不能帮她开点毒h药毒死婆婆!因为她已经受够婆婆了折磨了。
老中医听了她遭遇,非常的同情她,不但没有阻止,反而给她出谋划策,长谈后笑着说道:“好闺女,今天你算是找对人了,我能够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让我给你开几副中药,不过,这些毒药属于慢性的,这样的话不容易被发现是中毒而死,药效又很好,你可以在每天吃饭之前炖完拿给她吃。只是每次拿给她吃的时候,你婆婆一定会怀疑,不过,你要故意装做很孝顺的样子侍候她像父母一样,然后家中什么大事小事都不要让你婆婆去碰,你自己全包了,而且你要经常婆婆聊聊天说起她的好,让她每天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这样你婆婆毒死之后,他家的人绝不会怀疑了,这样一来你岂不是落个好媳妇的名声,这不是一箭双雕吗?
3个月后,你的婆婆就会有所变化,那时你来我这儿,我再给你加重毒药的剂量,到100日,你的愿望就会梦想成真、变成现实。
这个年轻的媳妇听了可高兴了,连声说“谢谢您,只要真能毒死我婆婆,3个月算的了什么?就是一年也没有问题。”拿完药,谢完医生后就回家准备着。
第1天,她炖好药,端着碗手阵阵的抖了好久,面带微笑假装很镇定,那时候她婆婆还在晓椅上作息,媳妇端着药向她走来,像店里服务员似的伺候着她,知道婆婆会起疑心于是抢先对婆婆安慰得说道“看看自从我嫁到妈妈家这两年,由于我不明白事理,竟然为了一点点小事和妈妈老人家争吵、让妈妈生气,我知道妈妈也是为了这个家庭好,从今以后,家里的活都给我做,妈妈就一边休息好了,好好享享妈妈天伦之乐,这不,我特意去市区买了点补药来孝敬妈妈,当做给妈妈陪个不是、道个歉。”
婆婆被媳妇突然的举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否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安的什么心?但是想了想儿媳妇说的也是大实话,我要的不就是这样的效果吗?想当年,我婆婆不也是这样对我吗?想到这里,她的二话不说拿起碗中的药,高高兴兴一饮而下。
第2天,媳妇照旧昨日,假装侍候着她老人家雷同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有了第一次后,第二次显的有些更大胆了。
第3天……
就这样,3个月很快就到了,如医生所料果然这个女人又来了,表情忧郁且面带着哭腔和医生说道:“医生啊,我错了,我不想毒死我婆婆了,自从你开给我的毒药给我婆婆喝完以后,我们婆媳关系不知不觉中发生微妙的变化,这3个月来,婆婆突然改变了对我的态度,变得对我很非常友善。而且抢着做家务事,让我多休息,像我的母亲一样关怀我。”
说着说着就伤心的哭起来了,并且哀求道:“能不能开副解她毒性的药?你救救我婆婆吧!求求你了好医生。”
医生连忙安慰道医生听了这才笑着说:“你放心吧,我给你开的药并非毒药,而是补药不是毒药,因为你每天面带笑容照顾你婆婆,以人心换人心,她也改变了对你的态度。”
这故事的真假我不想去考究,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以人心换人心,天下没有解不开的死结,对婆媳关系如此,对其他的事也是如此。
婆媳关系如何相处?
我们看,一个已经受够婆婆了折磨,想用毒药毒死婆婆的儿媳妇,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的前提下,竟然奇迹般的说出了“能不能开副解她毒性的药?你救救我婆婆吧!求求你了好医生”这样振奋人心、温暖人心的话,这是什么力量?
这是理解的力量!
这是尊重的力量!
这是爱心的力量!
这更是伟大的力量!!
实践证明,身为儿媳,孩子的妈妈,如果不尊公婆,不敬丈夫,不睦亲友,动不动就冲公婆发脾气,冲丈夫吆三喝四,冲儿女呵斥苛责,这样的母亲德行太差,不配做媳妇,更不配做母亲了。
母亲本该是柔顺的,谦卑的,以德来养家。如果母亲太要强,脾气太坏,这个家庭不但永无宁日,而且不可能有好的后代。所以古人对娶亲非常的重视,就是因为母亲担负着兴旺家族的重任,因为女子德行好,会生养好的后代,家族就会兴盛。而女子德行差,会败坏人家的家风,贻误后代的发展。
古语说:“一代无好妻,十代无好子”,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作为妻子和母亲,在家庭中的作用有多么大,多么重要啊。古代有孟母三迁断织教子,近代有文学家田汉的母亲,为了培养儿子省吃俭用,给人家洗衣服,时刻关心儿子,并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影响孩子,真是“子以母成”。
母亲教育孩子,母亲欲成为教育家,我们要从与“丈夫的关系”谈起,那么,身为妻子,如何与丈夫相处?
四、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妻子,如何与丈夫相处?
我们知道,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有些甚至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夫妻在与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而产生分歧,甚至出现争执,这是很正常的,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夫妻双方应该如何处理?
据2017年2月28日的【大庆网】报道:“新学期伊始,关于中小学生的相关教育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虎妈要高分,猫爸要快乐,夫妻为此常有争端,其中,因子女教育问题引发夫妻矛盾的情况,也成为一个焦点。心疼女儿要挨打,猫爸挥斧杀害虎妈获死刑,家庭教育何去何从?”(女儿因成绩差遭母亲打骂 父亲“护女”杀妻被判死刑【大庆网】2017年2月28日)
大庆男子由于教育理念不同,孩成为学校里面的“差生”,在怨恨愤怒之下就斧劈妻子,想一想,13岁女孩被父母亲手变成孤儿,这悲剧背后我们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反思?
孩子是否应该上各种课外辅导班?
如何提升孩子学习成绩?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产生分歧时,如何能够不将其演变成夫妻矛盾,并共同寻找出一条适合孩子的家教之路?
一句话,如何让孩子接纳父母的建议与教育理念?
1.如何让孩子接纳父母的建议与教育理念?
如何让孩子接纳父母的建议与教育理念?
从上面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夫妻教育理念不合,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在同一阵线上,其实,父夫妻教育孩子理念必须同一阵线什么,不然就是白教育。
也就是说,夫妻在教育孩子方面,要站在统一的战线上,可是,现在许多家庭里,父母之间常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产生分歧。
所以,“管孩子和护孩子的分歧就演变成一场场家庭大战”,制造很多厌学的“差生”,同时还导致许多“人间悲剧”。
现在的小孩子很聪明,这些小屁孩一个个都是鬼精鬼精的!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一个鞭策一个却拆台的话,根本没用嘛。
正如,古人说得好“一个打,一个护,到老不上路。”
这是指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一个采用暴力的教育的方法,一个却在护短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到老都不会成人。
同时,孩子的母亲,能够说出“你怎么这么笨?教过的东西,怎么还是不会?”、“笨猪!你这里面装的是浆糊呀!”这些话,就是在伟大的教育家也不可能把她的孩子教育好。
女儿因成绩差遭母亲打骂,父亲"护女"杀妻被判死刑这是一个悲剧!
父亲做得太极端,太溺爱,毁了一个家庭,也毁了孩子后半生的幸福。
这起人伦惨剧,不禁让人唏嘘感叹,其实悲剧背后是已经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是否应该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如何提升孩子学习成绩?
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玩手机、看电视或玩电脑。
每个孩子都是模仿学家,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脑里,听在耳里,放在心里。”,
每个孩子都是察言观色大师,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父母的一切言行,将会定格在孩子的人格磁带上,并且自动终生播放。
所以,只有父母做好了,孩子认同父母了、信服父母了,才会仿效父母的做法,才会接纳父母的建议与教育理念。
那么,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母亲,如何与丈夫相处?
2.身为母亲,如何与丈夫相处?
身为母亲,如何与丈夫相处?
由于,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环境与教育经历决定了两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意见很正常。
首先,夫妻教育孩子理念必须一致,有分歧应该在私下解决。
其次,夫妻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有的夫妻争吵,还让孩子当裁判。
还有一个,就是母亲不要成为仇恨的播种者。
有一个16岁孩子曾经告诉我,他从小接受母亲对父亲与奶奶的这不是那不是教育,无论什么事都是父亲的错,他母亲从来都没有错,对于父亲一天到晚埋三怨四,唠唠叨叨,现在想起来,心理非常痛苦,心里感觉到郁闷、纠结,问我这是母亲的给他的什么教育?危害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这是母亲给孩子制造仇恨父亲的教育!!
再一个,就是采用“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方式方法,不能违背“教育理念一致性”这个根本。
自古以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似乎成了家庭教育中包治百病的祖传偏方。
可是,无论是“红脸”教育与“白脸”教育,都不是好的教育!“红脸”不是背后包容孩子与纵容孩子,而是躲在背后偷偷给孩子“出主意”,教孩子对于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做事对的。孩子偷偷学会了“红脸”教育方法,就想去“白脸”那里表现,“白脸”肯定知道背后有人“出主意”了,但是不能揭穿。
孩子表现好了得到“白脸”的肯定和鼓励了,自信心大增的,心里也会很感激那个背后“出主意”的“红脸”,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做事,同时增长了孩子的自信心和感恩心。
现在,夫妻关系矛盾,大部分都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一致导致的。
我们知道,孩子上学以后,做作业成为孩子每天必须的学习环节,可是,让家长难以忍受的是孩子对于做作业磨蹭拖拉的习惯——“30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非要拖到3个小时,有的还要拖到第二天。”
孩子磨蹭,在耗时间,没有条理,没有效率。
孩子的磨蹭,确实让人生气,现在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苦恼,家长也曾经想尽办法帮助孩子改正,可是基本上没有效果。
实际上,孩子的磨蹭拖拉,并不是一种性格缺陷的问题,而是长期养成一种习惯,通常可以被改变。
对于孩子的磨蹭拖拉的不良习惯,父母批评指责会起副作用,责备打骂也没有用,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正面引导,在“表扬、鼓励、奖赏、奖赏”等“暗示教育”的情况下,会潜移默化中矫正,会让孩子慢慢远离磨蹭。
所以,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对对策。
3.夫妻教育孩子如何配合?
要想改变孩子磨蹭拖拉的不良习惯,夫妻需要懂得一点“暗示教育”的技巧,在潜移默化中矫正孩子的磨蹭拖拉的不良习惯。
2012年5月26日,一个孩子的母亲给我留言说:“武老师!想请教一下,我是一名山区的小学老师,我的孩子现在总不肯先完成作业再玩,同意他自己先玩再写作业,却发现他总是丢三落四的。教育别人家的孩子,我总看清教育的问题,并且大多数都有效果。轮到自己就歇菜了。”
2012年11月份,接到一个家长电话,诉说到“她女儿10岁多,吃饭磨蹭、拖拉,尤其在写作业上,发呆、上厕所、喝水等,每天的作业都是做到晚上11点左右,第二天瞌睡起不来床,一遍遍地喊醒,就是不起床,起的晚,有时还哭闹,抱怨让起的晚,常常迷迷糊糊去上学,老师经常反映孩子在课堂上经常睡觉,考试成绩不理想,非常头疼。”
我说对她说,如果,你孩子的在磨蹭拖拉,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与日记的时候,那么,作为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孩子,今天晚上你在不好好写日记与作业,你爸爸回来就要惩罚啦,打你的屁股,我可没有办法保护你,那个时候,你别说妈妈没有提醒你呦。”
这是出卖爸爸吗?
不是。
这是树立爸爸的权威——“威严”。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提到:“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小孩子总要有一些害怕的对象,才能有所约束,父母要阴阳相结合。
晚上,爸爸回来啦,孩子磨磨蹭蹭没有写日记,这个时候妈妈要在孩子没有在身边的时候,或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对他讲孩子今天没有写日记;或在孩子爸爸没有回来的时候,提前短信与微信告知都可以。
爸爸在看到微信的情况下,应该回来晚一点,目的,主要是为配合妻子“演双簧”。
爸爸知道孩子没有写日记的事情以后,不要发脾气,不要问孩子日记写没有,更不要说妈妈说你没有写日记,否则,就等于在孩子面前出卖了妈妈,这样“阴阳”就不能相结合,起不到“父严母慈”的教育作用。
等到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可以对妈妈这样说:“今天晚上,本来我可以早一点回来,可是,回来的晚啦。”
“那是为什么呀?”妈妈急切问。
“等吃了晚饭再说吧。”爸爸假装不想说,卖一个关子。
“爸爸,说了吃饭也可以吗,饭现在很热,凉一凉吃也不晚。”孩子非常喜欢听爸爸讲回来晚的原因。
“孩子说的对,凉一凉吃也不晚,就说一说为什么回来的晚的原因。”妈妈符合着孩子的话。
“我们的经理的儿子,由于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与日记,被他的爸爸给打屁股啦,打的屁股都流血了,经理不好意思自己去医院给儿子包扎,让我去了,我怎么会不去呢?”爸爸严肃的说。
小孩子最有兴趣的是什么?
是在一边听爸爸与妈妈说“卖关子”的话。
“爸爸,在医院里面,你没有说那个孩子是你孩子?”孩子接着问。
“不是我儿子,我怎么说?况且,我儿子又不是那样的孩子,你说是不是?”爸爸用一个否定与一个肯定,回答了孩子的想法。
“是的,咱们的儿子与你们经理的儿子可不一样,做作业、写日记,不用我们操心,这个习惯是他慢慢养成的。”妈妈顺势在孩子的爸爸面前表扬一下儿子。
此时此刻,孩子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孩子这一听,自己就会慢慢改变自己做作业、写日记,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
这2位母亲,后来还对我说,“暗示教育”对于改变孩子磨蹭拖拉的不良习惯的效果非常好,现在做作业、写日记,不用提醒,就能够主动完成,如今,孩子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写日记,其中的一位母亲说,她规定写日记,一星期可以写3篇就是完成任务,可是,她女儿不仅每天10点以前完成,而且,还是每天一篇日记。
这就是“暗示教育”的力量。
暗示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力量,对于培养10多岁的孩子的性格、意志品质、生活习惯、学习成长方面至关重要。
暗示教育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暗示时,还必须注意孩子的“性别、年龄、个性,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如此暗示教育才能有好的效果。
爱孩子,不妨善用“暗示教育”教育孩子。
父母“一句夸奖的赞叹,一个提醒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热情的拥抱”,犹如一粒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会在孩子心灵中茁壮成长。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暗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这正是——
夫妻二人演双簧,暗示教育显父严。
黑脸白脸不必唱,提醒鼓励展母慈。
不良习惯慢慢改,磨蹭拖拉悄悄无。
学习兴趣在提升,考试成绩常进步。
如此,我们的母亲才能成为一个教育家!
同时,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母亲,还应该学习“教育孩子”?!
那么,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母亲应该学习如何“教育孩子”?!
五、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母亲应该学习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家庭是百年树人的起点,母亲则是孩子们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者。
那么,母亲教育孩子,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
母亲教育孩子,应该从“教育母亲”开始做起!
在“母亲教育学”里面,应该一个专门的名词——“教育母亲”!
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母亲应该学习如何“教育孩子”?!
1.母亲教育孩子,为什么应该从“教育母亲”开始做起!?
每一位母亲,都曾是自己母亲的女儿,女儿和自己母亲在一起时的生活经历,就会影响以后的教子理念,有的母亲会用自己的母亲的教育自己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母亲按照书上的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母亲恰恰与自己的母亲相反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关于“有的母亲会用自己的母亲的教育自己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现举例说明,一位博友给打电话说——“武老师,说一句话实话,我是一个70后的孩子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女孩子,在家里,由于母亲喜欢我,可以这样形容我,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两个哥哥就不行,我干什么坏事,只要推到两个哥哥身上,他准得挨一顿臭揍,两个哥哥往往成了我淘气的替罪羊,说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吧,有一次我把碗打烂了,我说是大哥,母亲就二话不说就打大哥,大哥委屈的不得了,说是我,我却躺在地上哭着说哥哥的冤枉我;还有,那就是我在家从来‘不做饭、不刷碗、不洗衣、不扫地’等家务,这是我母亲教育理念,母亲说我姨的家的表妹18岁了,吃捞面条还是她母亲给调好以后端到面前吃的,小孩子吗,该读书时就读书,只要读书好什么就好,家务不用学,学它干什么?长大自然而然就会干了,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后,我懒惰的什么都不想干,可是,读书也没有读好,复习两年才考上了一个专科……如今,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我自由自在走母亲的路子……”
这个70后的孩子母亲,明明知道母亲的教育孩子的理念是错误的,可是为什么会学习呢?
我们常常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母亲十月怀胎的艰难和一朝分娩的疼痛,使母亲对于骨肉亲情的概念,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婴儿第一声啼哭唤醒了母亲天性的爱,所以母亲对自己的骨肉在情感上有着父亲没有的“同步效应”,只有母亲才能最完整地感应到孩子的苦乐哀怒,也只有母亲才是孩子最容易耳濡目染的榜样。
所以,母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尽收眼底。
多数人的幼年时期与母亲朝夕相处,母亲对孩子耳濡目染的机会最长最多。母亲是孩子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老师,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母亲教育孩子,应该从“教育母亲”开始做起!
作为母亲,不要以工作繁忙为托词,推卸了作为母亲的责任。
因为母亲,是上帝赋予是女人的最高职务!
母亲教育孩子,应该是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母亲,教育孩子,应该是自己份内的——工作岗位!!
所以,母亲的位置,已经定位!
母亲教育孩子,要“到位”!要“守位”!
可是,今天的母亲教育,已经成为“闲位与虚位”的代名词。
母亲教育孩子,已经出现了“空位、缺位、退位、失位、错位、越位”的现象。
一个母亲告诉我,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性情不定,私心重,不交流,没有爱心,厌学逃学,迷恋游戏?”
事实上,这种情况很普遍,现在学校出现很多厌学逃学的孩子,迷恋游戏的孩子。
根源在哪里?
我们只有“透过现象看问题的本质”,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的母亲教育在孩子的时候,由于出现了“空位、缺位、退位、失位、错位、越位”的现象。
如此这般,在“迷惘、迷惑、迷失、迷途”中学习的孩子,能不厌学吗?在“无聊、无趣、无奈、无助”中度过的孩子,能不迷恋游戏吗?
教育母亲,就是作为母亲,应该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身为母亲应该“持证上岗”?!
2.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母亲应该“持证上岗”?!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职业都需要经过考核,就业者必须“持证上岗”,比如司机、医生、律师、老师、会计、导游等,就连做饭的炊事员也要有学习培训的“上岗资格证、上岗合格证”。
遗憾的是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却没有“上岗资格证”。
教育孩子,不仅是一项艺术,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且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育工程,同时还是一项不能“返工”独一无二的工程,为什么父母在没有“合格证”的情况下,就“上岗”教育孩子呢?
可是,现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父母也是需要学习培训的如何教育孩子“合格证”。
父母没有“合格证”的结果如何?
在豆瓣中有一个拥有近3万多成员的讨论小组,名字叫“父母皆祸害”。我想任何一个成为父母的人看到这个名字,内心都会为之一震,怎么会有称父母为“祸害”的孩子?但当你进入讨论组,看看那些孩子也许是含着泪,也许是带着恨写的文字时,你或许就能稍稍理解他们一些。在那些控诉的背后,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是受害者,父母试图用意志操控孩子,但他们自己却毫不知情,当孩子长大具有“起义”的能力时,便开始“反叛”,这时不仅父母惊愕,对孩子种种行为失望,对孩子而言,他们的心中也不快乐,双方既是对对方的残忍,也是对自己的折磨。
出现“父母皆祸害”这种情况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知道,现在“养鸡、养猪”等,都需要学习,为什么教育孩子,却不学习?
教育孩子也是需要学习的。
教育孩子为什么需要学习?
教育孩子,不仅是一项艺术,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且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育工程,同时还是一项不能“返工”的工程。
为什么母亲在没有“合格证”的情况下,就“上岗”教育孩子呢?
可是,现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母亲也是需要学习培训的如何教育孩子“合格证”。
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是决定其一生发展的关键。由于,我们的母亲没有持“证才能上岗”,就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找不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
所以母亲教育孩子,只要有了“合格证”,就知道孩子“为什么厌学?为什么撒谎?为什么痴迷网络?本是一家人为什么沟通那么难?”
这些问题只要解决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每个母亲、每个老师都是优秀的教育家!
母亲欲成为教育家,同时,身为母亲应该“向孩子学习”!!
3.母亲欲成为教育家,身为母亲应该“与孩子一起学习,跟孩子共同成长。”
为什么说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孩子的母亲。
视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母亲,如果,不学习“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那么,就不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不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
世界上只有一种买卖只赚不赔,它是什么?它不是股票、它不是石油、它也不是黄金,它就是学习!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常常说孩子是天使,那么,孩子到底是谁的天使?
孩子,是母亲的第一位天使!
孩子,是上天派来教育母亲的第一位天使!
孩子,是母亲第一位的使者!
孩子,是上天派来的第一位使者!
是上天派来,让母亲与孩子一起学习的使者!
是上天派来,让母亲与孩子一起成长的使者!
我们的孩子从来无意做谁的老师,但孩子确实是我们的老师。
在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当年(童年)的“影子”。
此时此刻,我们父母应该对于自己有了足够的认识与了解,我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此时此刻,知道我们的哪些习惯与性格促使我们获得了一些成就,更应该知道哪些习惯与性格曾经阻碍着我们的发展。如果在孩子的身上也发现了这些不好的习惯与性格,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小给孩子一些正确引导呢?让孩子避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从而让孩子更健康地茁壮成长呢?
同时,在孩子身上,母亲也看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光明的希望”。
孩子是上天派来救赎母亲的天使!
母亲之所以称为母亲,是因为孩子的存在,是孩子让我们成为了母亲。
其实,孩子是一本无字百科全书,今天,我们之所以做母亲,是让我们如何看这本无字百科全书?
一句话新闻,孩子就是上天派来教育母亲今天“重新学习”的天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母亲的“器”就是通过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毕竟律人先律己——“母亲要求孩子热爱劳动,自己就不能好逸恶劳;母亲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自己就不能不学无术;母亲要求孩子品行端庄,自己就不能行为不轨;母亲要求孩子文明礼貌,自己就不能粗俗无礼;母亲要求孩子积极上进,自己就不能甘居下游;母亲要求孩子不玩游戏,自己就不能玩游戏;母亲要求孩子不扣手机,自己就不能手机不离手。”
2017年3月7日晚上,一个经常看我博客的博友,在QQ上给我留言——
“武老师,我看了您写的《母亲教育学》系列博文以后,很受启发,不仅改变了与丈夫的关系,而且,也改变了我与孩子的关系,同时,在您的博客里面,我也学习很多教育孩子的理念无论多忙,我也要写教育孩子方面的日记,下面,是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的问题。”
“我女儿每次回家,真的让人不安,除了上网,不知道她还能做些什么?”
“许多时候,我也是从自身的角度去为她想,我也真的不想,让她难过,让她一回到家就听我唠叨。但她的所作所为真的令我不敢恭维。每天晚上做到电脑前到夜半三更,你促她,她还生气,早上睡到下午1点。”
“做为母亲,我指责她的这种行为已成了家常便饭。她更是懒得听我说教。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但没有教育好她的思想,反而加重了她的坏毛病,也是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糟,这又何苦呢?”
“从这一星期开始,我不再说她了。我要让她自己觉醒,使她自己明白,她应该做什么?”
“细细想来,自己还是来一点无谓而治吧。反正洗一个人的衣服还是洗,十个人的也是洗,我有何必去计较呢?而且有我在一天,我就给她洗衣,如果我不在了,就由她去吧。我就当做什么都没看见,就当养了两个儿子。按说,她又不是浑人,一个快要长大的高中生,什么不明白,给她足够的时间,让她去明白吧。”
“武老师,我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点。”
于丹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那你是放弃了被孩子影响的权利。自从女儿出生,我一直都向她学习,她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逻辑。”
于丹老师的教育孩子的理念,值得我们所有父母学习。
我国伟大的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的这样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陶先生的这首诗十分形象生动地把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表现了出来。在陶先生眼里里,儿童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因此,作为母亲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
现在的孩子,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对事、对物,有自己的主张与见解,这就要求我们母亲要摆正教育孩子的心态,要“弯下腰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作一番换位思考,甚至主动改变自己——“与孩子一起学习,跟孩子共同成长,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如果教育者,成为警察,那么,学习者,就只能学习成为罪犯。
只有教育者(母亲),成为学习者,学习者(孩子),才能成为学习者。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母亲更要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如果母亲不注意学习,是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的。
孩子是天使,是上帝派来拯救大人的天使,母亲要对自己的孩子应该要怀有“感激之心和敬畏之心”,这就是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所以,母亲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
一句话,母亲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实现母子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与孩子成长。
叩问:有多少母亲成为教育家?
回答:如此“母亲教育与教育母亲”,相信,每一位母亲都是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