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投射效应?早点知道就可以避免以己度人!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身上的特点,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

人与人的第一次交往中对他人形成印象,以为他人也有与自己身上相似的特质,并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也就形成了第一印象。

例如,一个仁慈的人看所有人,都有仁慈的一面,心眼多的人,会认为所有人心眼都多的原因。

这就可以解释了,对于喜欢的人,怎么看都会喜欢,对于不喜欢的人,即使再怎么优秀,都会感到厌恶。

很多时候在工作中,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当你指出他人做的事情有不足之处时,如果不注意念头及语气,其实是在指责对方,因为容易把人与事混为一谈。

对方也会有投射效应,哪怕我们说明是谈事,但是对方对你有看法时,不管你怎么说,还是会认为是被你指责。

有的人把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习惯性的把一些问题转嫁到他人身上,以寻求心理平衡,逃避责任。

例如:有的人把自己工作上的无能或失误带来的影响,会认为同事或上司故意针对自己,就会采取推卸责任的方式应对。

心胸狭窄的人认为他人也都是小心眼,所以也会采取猜疑他人的方式对待别人。

平时喜欢嫉妒他人的人,也会经常将他人的行为动机归纳为嫉妒,所以就会多了几分比较之心。

脾气急躁的人,经常也会认为他人缺乏耐心,所以就会更加急躁或暴躁。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也会把自己的喜好强加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自己喜欢的,他人也会喜欢,这种情况在亲子或伴侣关系最普遍,父母喜欢的学习,孩子也会喜欢。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伴侣也会喜欢。上级制定的目标,下属应该也会喜欢等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很难开启自己或他人的心扉,如果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猜测他人的思想,我们将无法走近他人,也无法认清自己。

《曼陀罗》里有一句话“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意思是我们喜欢的蜜糖,别人认为是毒药,所以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好处或优势等,只是自己认为的,在他人眼里,根本就一文不值。

我们认知他人的时候,不能单凭自己的情绪或喜欢,也不能将大众认为的公理强加给他人,毕竟我们生活在一花一世界的环境里。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去对待他人和自己,区分清楚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人与事之间的不同,事实与演绎之间的不同,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有效方法。

思考:

在过往的经历中,你对人或事是否有过记忆投射效应的发生?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会如何面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