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壶
所谓灌浆壶,就是先把泥料搅拌成浆糊状态,然后注入石膏模具内,稍等一会儿,再把注满的泥浆倒出(俗称回浆),这就是灌浆壶的原理。
一般灌浆壶用的泥料目数要非常的细,最好不能有颗粒成分在内,将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变成很细的泥浆,然后再把浆灌到开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钟拿出来,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壶了。
手拉胚壶
手拉胚壶就是在电动转盘上固定一块软的泥块,当它转动时用手工捻出你想要的造型,然后用工具修整。但是这种成型技法不适用于真正的紫砂泥,因为纯紫砂是无法成型的。
纯正的紫砂是不能用作手拉胚和灌浆的,所以手拉胚和灌浆制作的茶壶不可能是100%紫砂含量的紫砂壶。传统的紫砂壶,是用拍身桶和镶嵌身桶两种工艺形成各种形状的紫砂壶,这就是紫砂成型工艺。
半手工壶
所谓的半手工壶,就是壶身、壶盖、壶纽、壶把、壶嘴,其中有部份是借助模具成型的,一般的紫砂工艺师到顾景舟大师都有做过。
简单介绍一下半手工壶制作的流程
半手工壶制作的石膏模具
半手工也要打身筒(初成型),不要简单以为就是往模具里堆泥就行了。
初成型后才能上模具
合模
用手或工具伸进去把里面已经大致拍好的身筒抵靠模具内壁并修饰规整,挡胚。
成型后出模
后期的修饰、明针全都还要手工完成
模具是不是做壶就很方便了呢?其实不然,半手工壶也同样有大量的手工成分,与全手工壶唯一的区别就是在身筒和盖子的成形方式上。这里只以身筒的制作过程为例给大家做个简单对比。全手工壶用泥片围起身筒后,一个手垫在泥片内侧,一个手拿竹拍子在外侧拍打泥片,边拍边调整修饰慢慢成形。半手工壶用泥片围起身筒后跟全手工制作时一样,也需要先用竹拍子大致拍出一个壶的身筒,然后套上左右两片半模箍紧,用手或工具伸进去把里面已经大致拍好的身筒抵靠模具内壁并修饰规整,简称挡胚。而其他部分如壶嘴、壶把、盖钮的制作过程,与全手工壶是一致的。
全手工制作身筒,关于全手工,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种包饺子、包元宵的的手法。紫砂陶艺高超的手工制作技巧让观者无不惊叹。当看了工艺师们为了做好每一款作品而积累起来的整箱整盒的塑胶、角铁 、木、竹、陶质各式工具时,就更能想像从事此工作的艰辛。
全手工刮身筒,必须兼有竹、木、铁工的基础技能,制作的工具不仅得心应手,还要外形美观。一般辅助性的模具也是自己动手。
当今的紫砂壶不要过分的追求是否全手工、半手工,而是应该要追求泥料是否纯正,传统器形的美感是否到位,壶做的有无欣赏之处,似乎更好一些。
一把壶的真正价值,在于这把壶的精气神韵是否充足饱满,壶形做得是否规整到位,比例搭配是否协调,所用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细致清爽。只要这些要求都达到了,不管是否半手工制作成形,都是一把值得收藏的好壶!
注:本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