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豫西南的唐河县境内,有一条自杨楼起至龙榻湾进入唐河止,蜿蜒三十多里长的一条大沟,经杨楼、郭庵庙、柳树桥、勿落潭、王东白、长虹(jiang)子、大石桥、红岗崖、叶桥、塔湾桥、八龙桥、龙榻湾入唐河,这条大沟就是没良心沟,现在的名字叫八龙河。
没良心沟的大致走向
之所以叫他没良心,是因为沟北岸土地肥沃平坦,清代地方志上说沟北岸民人是“衣食足而知荣、仓廪实而知礼节”,即使到了公社化的大集体时代,不说是丰衣足食,也能度日月。而沟南岸,瘠薄岗丘黄胶泥地,农人食不果腹,一年要差半年粮。
大集体时,更是种一葫芦打两瓢,吃的是红薯干红薯饭、红薯叶子红薯面,就这还得常以野菜树叶来填补。南岸的乡亲常说,沟南人,五大愁,缺吃少穿没灯油,光棍汉子满村跑,刮风下雨屋里流。
治理之前的“没良心沟”
一沟两岸,待遇差别特大,这么不公正的沟,可不就是没有半点良心?按理说,这穷山恶水出刁民,沟南岸总得出几个司令军长或黄巢白狼什么的,可这千百年来,南岸人民都是纯厚无比循规蹈矩,宁愿饿死也不去犯上作乱作奸犯科,即使近时期的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到此,也不过象平静的水面上投入一颗小小的石籽,只激起几纹小小的涟漪,很快就又归于平静。
这块贫瘦的黄胶泥地,专生正义正直、疾恶如仇的子孙,他们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宏伟壮举,官府和文人骚客也不就会为之树笔立传,因而易被潮流淹没,现本人拿起尘封多年的秃笔,试表几例,以供诸君茶余饭后读着玩吧。
这王东白是一个人名,后来延伸为一个村名。
说是个村子其实只有几户人家,小得连县级地图上都懒得标注,可也实实在坐落在没良心沟南岸一抻地的位置,村西一里地是后白岗,东边一里地是柿树园,站村头往南望,看不到有什么村庄了。
1938 年初,国军与小日本在徐州大会战,参与会战的孙连仲部之辎重粮草仓库,在远离战场的没良心沟北岸唐河县源潭镇,由于战事紧急,没良心沟两岸的各甲、保、乡动员百姓们,为国军运送物资弹药。
正值农历过新年,又天寒地冻,加之对吃人的东洋鬼的惧怕,老百姓都不愿去。年轻气盛、五大三粗的王东白二话不说,套上自家的铁脚牛车,第一个赶着车到乡公所报名。在他的带动下,同村的几家没有牛车的小户,也跟着王东白一起报名去战场上抬抬子,抬抬子是没良沟一带的土话,官方的说法叫抬担架。
这一个无名小村,户户参与支前,在当时引起万民敬仰。在榜样的作用下,没良沟南岸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蜂涌而来,有车的出车,没车的出人,成百上千的队伍,车拉人担,浩浩荡荡穿州过县向徐州台儿庄方向进发。
行至第十日,距台儿庄不到一天的路程时,天下起大雪,白茫茫的原野上,累得晃晃荡荡的、穿着褴褛黑土布衣服的人群格外地显眼。
王东白他们知道,此时已进入战区,随时都可能遭遇鬼子的袭击。常言道,怕处有鬼,痒处有虱,人们正在担心间,3 架日军战机自东方低空飞来,盘旋一阵后向惊慌失措四处躲藏的民众投下炸弹,多名乡亲被炸得身首异处。轰炸过后,日军飞机朝西北方向飞走。
当四散趴地的人们刚刚返回路中的车辆和担子旁,这三架飞机又排成一字队形折转回来,又是一阵惨无人道地猛烈轰炸和低空扫射,随后才朝东南方向窜去。
王东白的铁车脚被飞机上的机枪打烂,牛也被炸死了。乡亲们哭喊着,怒骂着日本鬼子的八辈祖宗,跟队押运的地方官急得搓手跺脚,嘴里不停叫着这咋整呀!这咋整呀!
王东白看了看自家的牛倒在雪地上、身下一大滩血,他用手拍了拍被打烂的铁车脚,瞪着血红的眼吼叫一阵后,让乡亲们用三辆没被飞机击中的牛车,拉着死伤的乡亲往回走,其他该合车的合车,该挑的挑,一定把物资送到阵地上,让将士们狠揍这狗日的小鬼子,给死难的乡亲报仇。
他抽起车前的牛抬辕杠子,穿插在自已车上的两个重重的盐包上,哼地一声挑起,一步一步艰难坚定向东边炮声响起的地方走去,乡亲们都停了哭止着骂,咬紧牙关,催动剩余的牛车,扛的扛挑的挑,拼尽气力跟了上去。
王东白和乡亲们胜利完成了他们的义务,一个月后回到了没良心沟。这一趟,王东白他们虽然受到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但没任何怨言,到家后只是闷声埋头赶干这些时日耽误的农活。他并不懂什么家国情怀,不知道肩负有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之高尚重任,更不知道什么民族大义,只知小东洋鬼子跑到家里来欺负人,是男人就得起来跟他整跟他拼。
徐州会战,虽然国军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终归还是没挡着小鬼子,第二年,即 1939 年春,唐河县没良心沟一带也沦陷了。
日军为已占领的武汉外围安全,在鄂北、豫西南发动了随(县)枣(阳)会战,旨在消灭驻守在枣阳一带的国军第 31 集团军。5 月12 日,国军第二集团军第 13 军 30 师 88 团、90 团在南阳抗敌自卫团和唐河抗敌民兵团的配合下,在唐河县城西大岗一带,即没良心沟汇入唐河的入口处,抗击进犯的日军,王东白参加了民兵团,与鬼子面对面地硬刚。
他不会使枪,可手榴弹扔得很远,民兵团的队长给他提来一箩筐手榴弹,让他拉了弦使大劲往鬼子群中扔,他提筐走到战壕的最前沿,奋臂拉弦投弹。经过激烈战斗,虽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中国军队也牺牲了上尉连长普兴仁及官兵81人。最后,还是被日军骑兵冲破阵地,攻入唐河县城,接着便全县沦陷。
唐河县被日军占领后,为了长期盘踞,他们建立伪政权,组织汉奸队到各村收款抢粮,抓丁拉夫,强拉年轻的民女,说是要她们去帮日军洗衣服。
实际抓去的女子都成了他们发泄兽欲的工具,有好些清纯的女子被放出来后选择了自尽,在没良心沟里有一个“勿落潭”,在该潭投潭淹死的就有三人。日本鬼子给唐河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时年夏秋相交时节,一个骑着东洋大马的日本兵,跟着两个汉奸狗腿子,来到了王东白住的这个小村“征粮”,王东白“热情”迎接,说粮食已经备好了,大热天的先凉快凉快吧!搬出桌椅放在树荫下,抱出两个大西瓜切开,鬼子汉奸围桌而坐,将三棵大枪靠在树上,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西瓜,一边称赞王东白良心大大地好。
王东白说天太热,得提点清水饮饮马,鬼子就笑着伸出了大拇指;从屋里提着柏木水桶出来的王东白,径直走到桌边,将桶往桌下一放扭头便跑,鬼子汉奸愣怔间,轰的一声巨响,桌子被掀飞树梢高,这个小鬼子和一个汉奸当场上了西天,另一个汉奸炸断了一条腿,爬着要去取靠在树上的枪,王东白拾起地上炸掉的一只桌腿,对着汉奸的头上一顿乱砸,这汉奸也一命呜呼了。
原来,在西大岗阻击战中还有一颗手榴弹没扔出,眼看队伍要被鬼子冲散,王东白就将这颗手榴弹留在手里,预备被鬼子抓到时拉响它,好与鬼子同归于尽,结果鬼子没抓到他,这颗弹也就省下来了,没想到此时用上了,并巧妙地将手榴弹在桶里拉了火。
王东白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清理了场地,又将鬼子汉奸尸体拉到没良心沟沟底,挖个深坑埋了,然后背上三支大枪,骑上那匹东洋马,一溜烟地跑向桐柏山寻找抗日游击队去了。
自此,在几十里长的没良心沟两岸,杀鬼子英雄王东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起其所住的那个无名小村庄时,就叫王东白那庄,为了省事,有的就只说王东白不说“那庄”俩字,渐渐地,王东白便成了这个村庄的正式名字。
全国解放后,王东白从解放军的队伍中复员回乡后,乡亲们选他当了高级社社长,后来公社化时又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七十年代初去世时还在当着支部书记,也算是将一生献给了抵抗侵略、民族解放、带乡亲们走共同富裕道路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