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释义:任何东西物品都有前端和末尾,任何事情事件都有起因和结局。当你知道了这一切发生的前后顺序,因果关系,你就接近掌握真理了。
海讲:其实这一句应该和上一篇连上,上一篇说有了志向人就能定,安定下来以后才能静心,心静就能安住聚焦于当下,安住之后就能深思熟虑,深思熟虑后做事就能成功。这是有先后顺序的,不能乱了先后,颠倒了本末。每件物品都有前后,每件事情都有始终,掌握住这个规律就好了。
这才是完整的。
单独拆开讲是因为这句话太经典了,通俗易懂,简朴直白,短短一行,却寓意不凡,无论从修辞手法,还是寓教于理,都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块珍宝,一句金玉良言。
农民讲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你说太浅。佛家讲因果轮回,你说太深。曾子用物件和事情来比喻了因果关系,你还能不信?哪个物体没有反正前后和根本枝末?哪件事情没有起因结局?这些事物的发生哪一个没有因果关系?这种种规律你发现了吗?规律就是像摆放物品一样做人,堂堂正正,不颠不倒,才能站得稳。始终就是像做人一样做事,有始有终,不偏不移,才能修成正果。
《大学》这本书,整个就是讲事物规律,讲因果逻辑。从大到小,一步一步揭示。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可以说是一个纲两个目,蕅益大师的《大学直指》里就是这么解释的,说明明德是大学的一个总纲,后面两个可以看成目,因为只要做到明明德,后面自然就做到了。王阳明也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一定非要是前后顺序,也可以是同时进行的关系,你在亲民的同时完全可以止于至善,在亲民、止于至善的同时更可以明明德,他们是同时兼修的,只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明明德。
以上两位的解释很有道理,但他们都是在《礼记》原文上注解的,程颐程皓和朱熹则是改版之后的注解,他们说这个不能乱,如果你不能明明德,就不可能去做到亲民,不亲民如何能止于至善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一样,不从基本点一步一步做扎实,不按照事物进化规律,岂能达到最终目的!
大家知道此处有两种解释即可,我们不可能驳倒四位圣人,我们也不可能再创造出一种心解,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告诉大家一个知识点,自己如何理解,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从流传广度和深度而言,我在海说时选择了朱熹版本,就朱熹的意思,我还是偏向于顺序规律逻辑一说的。理由很简单,古人的经典,每一个字都能被人解读出无限意思,在不明就里的时候我们选择常识性推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蛙步无以成千里。这些都是常识,勿急勿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修,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就是我的推理原理。
既然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既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那曾子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亦是成立的,符合道的本质,朱熹这样讲更接近道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