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时光•腊八粥

腊八粥

今天是腊八节,关于腊八的传说,想必大家或多或少地,都知道一些,更有童谣中唱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还别说,还真有点馋了,记忆中那鲜香扑鼻的腊八粥。家乡的腊八粥似乎很特别,它不是那种甜甜的味道,而是带着肉骨鲜香和芋艿清香的咸味粥。

做这道粥着实不容易,首先需要备足以下食材:肉骨头、毛芋艿、白果、板栗、萝卜、萝卜菜、冬笋、花生米、大米、糯米。

做粥的程序也是比较复杂的。提前两天,就要把肉骨头进行腌制,把白果、板栗的肉剥出来。等到腊八这一天,把所有食材清洗干净以后,先把米和肉骨头等不容易煮烂的食材放进土灶上的大铁锅内,炖煮上两三小时的样子,其间还要不停地翻搅食材,以免粘锅。然后,放进萝卜菜继续煮,继续翻搅。

小时候,为了能吃上腊八粥,剥白果、剥板栗、给土灶添柴火的活儿,基本是我和哥哥承包了的。看妈妈煮腊八粥时,是一种诱惑。趴在灶台上,看着妈妈不停地用锅铲翻动着大铁锅里的各种食材,红色、绿色、白色的食材交织着,欢闹着,升腾起一阵阵带着鲜味的蒸汽,不停地发出咕嘟咕嘟的冒泡声。我俩就在灶边不停地咽口水,当然,还要不时地给灶膛里添柴火,根据妈妈的“命令”来掌控火候。

终于可以开吃了,拿一个大海碗,盛上满满一碗,狼吞虎咽,也管不上烫不烫嘴,瞬间,从味蕾到心灵,都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而今,时代变革,生活条件优越了,这种对于食物的渴求欲,几乎已经消失殆尽。妈妈已经好多年不做腊八粥了,一是因为年岁大了,折腾不动了。二是因为我和哥哥腊八这天未必都有空回家,老人家总觉得忙活几天,就俩老人吃,犯不着啦。三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对腊八粥不感兴趣,爸爸妈妈觉得孙女、外甥不喜欢吃,做这事就没啥价值感。于是,这碗鲜香的腊八粥就慢慢变成了记忆中的美味。

这两年,似乎整个社会开始重拾民俗这个东西。于是,腊八节,街头公益施粥的点开始多起来。可我从来没有去品味过这样的腊八粥,因为它和我记忆中的腊八粥相去甚远。

腊八节的今天,还真是馋这碗腊八粥了,与其说是馋,还不如说是尤其怀念那种记忆中的一家围绕着灶台的温馨与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