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
我虽然没有赶上文革(万幸),但从我父辈口中,和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管中窥过豹。
父辈们说当时都还小,最重要的是我的家乡处于边远山区,离红色漩涡较远,感受不深。他们只是记得有些混乱,更多的是没赶上免费串联全国的遗憾。
文学作品中的文革,大多是受迫害的老作家的回忆录,在他们眼中和文中,是对那个时代的恐惧、惋惜、反思。
影视作品中的文革,是另一个景象。首推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绚烂的色彩,丰满的感情,充满野性的张力,让当时正值青春期的我血脉喷张。
小说黄金时代,也是那个特殊时代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王二,在现在的观点看来,土痞子臭流氓一个,但是凭借着油嘴滑舌,却能收获爱情。这也许只有那个疯狂的时代才会出现。
也许,那时候,彰显个性才会引人注目。所以才出现了很多特例独行的人,做了很多荒诞滑稽的事。聪明的人表面哗众取宠抱得美人归,也有傻子真把这个当事业,就释放天性,做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甚至令人发指的事。毕竟,那是个疯狂的时代,如同电影里表现的那样,大绿,大红,大开,大合,大悲,大喜,大癫,大狂。经历过的人,可能感受更深刻。我能体会到的,是极度压抑后的疯狂释放。
历史也证明,压抑越严重,释放越疯魔。
还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释放的结束,人们重新回归冷静,回归理性。从这个方向讲,我很庆幸没有经历那个时代。
从新说回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从他的文辞中,他绝不认为那是个黄金时代,不过此人擅长反讽,倒也合理。小说里更多的是天性的释放,对自由的向往,这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有思想的人的通病,在疯狂过后,都以反思为主,这也形成了那时很多文学的特点,我想叫做特定形式的文学小说,特型小说。
不过,从现在的眼光看,内容却有些简单,故事性不强,完全依靠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底撑起内容,如果放到现在是很难吸引人的。其实我已经看完了绿毛水怪,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者。
不过,特型小说,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如果小波活到现在,相信他也会有符合这个时代的佳作。
毕竟,那个疯狂的时代,已经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