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是麦克唐纳所著的传播学领域的书籍。
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从投票选举到众筹诈骗,再到病毒营销,无论是在政治、传媒,还是商业领域,后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
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赫克托·麦克唐纳除了为我们介绍了真相的运作机制,还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有效地智慧地处理海量信息,并通过洞悉真相的运作机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故事思维的角度来看,最常用的误导方式主要有两种。用故事包装真相和只呈现局部的真相。我们也喜欢看故事里的人物去突破自身的各种困境,最终获得胜利,实现个人成长。我们会在这些人物和故事情节里投射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这就是故事的威力,它可以将一些成功的概念、理念和判断,悄无声息地植入我们的大脑里。而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抗拒。所以当我们面前呈现的内容偏向于故事性的时候很容易进入后真相的怪圈。
在后真相时代里,信息流奔涌而来,海量信息将我们淹没,对信息的选择性也更强,对我们考验也越大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而网络对于声音的放大效果又堪称惊人。往往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大众容易被一些声音误导,因此当真相逐渐明朗,也就比较容易发生反转事件。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在海量的信息中沉沦,在不完全了解的局面中迅速的做出回应,明哲保身呢?赫克托·麦克唐纳给了我们三个建议。
1、不要急于判断
在互联网时代,观点总是先于事实,而情绪总是重于真相。每天都有一群吃瓜群众在看戏,然后都等待剧情反转、比如2018年重庆公交车事件,10月28日,重庆万州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长江二桥相撞,公交车坠入江中,造成15人死亡。正面视频显示:公交车突然越过实线撞上对向而行的小轿车,小轿车被撞击旋转180度。一开始,有网友爆料称,事故是由于小轿车逆行造成的,还有人说女司机在开车途中穿着高跟鞋,不久,一张据称拍摄于事故现场的当事女司机的图片在网络疯传,女司机、高跟鞋、逆行,这些关键词一出,网络上对当事女驾驶员几乎是骂声一片,针对女性驾驶员的吐槽也蜂拥而至。两天后(10月30日),救援搜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事故原因也水落石出,真相反转。据人民日报报道,根据调查事实,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与正在驾车行驶中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互殴行为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这些经验都告诫我们,当一个新闻事件和观点出来的时候,我们要先冷静观察,不要在第一时间就被任何观点说服,也不要被任何情绪所引导。而是先检查消息的来源,它的事实背景。尝试将最有用的背景作为你的参考框架,并且通过改变背景,来改变你对这件事和这个人物的看法。
2、多听取不同的意见
多听取旁人的意见,可以为我们提供多个不同的视角来剖析事件的本质,还原一个最接近真相的事实。在碎片化信息时代,多维度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更全面的信息,更详细更专业的解释。让我们不至于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遭遇政客和评论家们的刻意欺骗和误导。
3、多问几个为什么
碰到一些成功学案例和健康建议的时候,记得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比如,这次疫情期间曾有报道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冠病症,引发了一轮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的热潮。我们听到“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冠病症”的时候,我就要想,这是一个经过科学研究得出来的结果吗?信源可靠与否,是否有相关科研报告?如果是真的,那么有什么医学理论来支撑么?如果有,这些理论依据又是谁提供的?出自哪个机构书?这机构是否权威?里面的理论是否都已验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