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在我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每次回婆家吃饭总是撑到不行,瞧我这点出息。不光我自己,大(姑)姐、弟妹、小叔子都这般。究其原因饭菜只是一般的家常菜,只是在烹饪的过程中添加了一味叫父母爱的佐料在里边而已。我结婚比较早,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早结婚?年纪轻轻不该是 ,好好玩好好享受的时光吗?唉同人不同命啊!
结了婚的,立马变成一人分饰多重角色的人,你得是这个家的孙媳妇、儿媳妇、是你丈夫的妻子、是你夫家亲戚的侄媳妇(或外甥媳),总之麻烦的课程才刚刚开始。。。
我结婚的日子定在腊月二十几,只记得天很冷,听说很多帮忙的亲戚邻人都感冒了。 婚后对没有早起习惯的我变的异常艰难,早上5点多起床,画外音起这么早起干嘛锻炼呢?不是。是有很多的家务要做:要剁菜喂鸡;要喂猪;扫院子给全家人准备早餐(通常是西红柿面条鸡蛋,因为这个快捷)那时婆婆还上班。说到这里,应该知道了吧,是家里缺一个干活的,加之患有食道癌的婆婆奶奶无人陪伴,所以我就这样嫁了过来,想想那时的日子有多黑暗。记得那时婆婆常常给我灌输一些诸如‘常回娘家能过了日子吗?’等,限制我想回娘家的想法。日子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戏码。印象最深刻的一回是我一个人收了一个秋。人们说‘长尾巴秋’是说收秋既要收玉米,红薯,以及一些小杂粮,九几年的农村地里机械没现在这么发达,那时基本还是手推肩扛这样。家里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小叔子还在读高中)丈夫也才刚刚参加工作。闲人就我一个,只能勉强冒充中流砥柱喽。意外的是棒子经过‘艰苦卓绝’的收、晒入仓,工序后以为完事了,问题是婆婆先发现的。口袋里的棒子粒有些发霉了。我是真不知道这东西还要复晒的,唉!那些起早贪黑没多大有意义了。婆婆有些不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