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名篇|人人皆是受难人——《巧识新艺》读后感及写作技巧分析

茨威格


大约十年前,我和朋友在餐馆吃饭,隔着我俩一两米距离,坐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一个人坐一张圆桌,桌上摆着两盘菜。突然,朋友轻轻杵了我一下,低声说那老头要偷东西,我抬眼望去,果然!老人之前要了一瓶啤酒,这会儿他的右手正悄悄挪动那只杯子(我记得很清楚,是那种很普通的燕京啤酒玻璃杯 ),眼睛很空洞,目视前方,面无表情。在右手快要挪到桌边时,突然迅速一把将杯子拿下去,揣进衬衫里,表情镇定。我俩饶有兴致地看完了老人 偷杯子的整个过程, 强忍住笑,当时觉得自己很坏很无聊。因为饭馆是先付钱再上菜,当时饭馆人又多,所以没人发现这事,最后老头揣着杯子走了。留下我和朋友笑地使劲揉肚子。

读完茨威格的短篇小说《巧识新艺》,不禁想起这件芝麻往事,现在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许我会掉过头,假装什么也没看见。

看完这篇小说,有种窒息般的难过,因为写的太好了!不是每一位作家都是心理学家,但伟大作家一定首先是个出色的心理学家。茨威格正是这类作家。他每篇小说几乎都涉及大量心理分析内容(据说他当年还被文学界戏谑是把弗洛伊德的东西拿来嚼成小说),对人物心理刻画的技巧已登峰造极。

试想一下,一个有钱有地位有时间的闲人花两个多小时发现、观察和追踪小偷,但不拆穿不报警。这是什么心态? 短篇小说《巧识新艺》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讲述“我”在人群中如何发现一个小偷,如何观察和尾随他,如何把他抓个现行,又如何放跑他的故事。

主人公“我”无聊地坐在咖啡馆休息,无意间看到街头有个老头总是来来回回在那里晃悠,不禁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对老头进行暗中观察,猜测他有可能的各种身份,通过细致观察“我”认定他是个乔装打扮的侦探,但很快又自己否定了,因为老头穿得实在太破,这种破不像是故意乔装的。“我”很快意识到这是个小偷,正在人群中寻找猎物的小偷!“我”带着好奇心走出咖啡厅,偷偷尾随老头,想探个究竟。老头来到上演耍猴表演的橱窗前,对一个穷女人偷偷下手,“我”变得很愤怒但并没有当场揭穿他。哪知钱包里没几个钱,老头失望地去街边小饭馆吃了顿很便宜的饭,吃得狼吞虎咽,看上去的确是饿坏了。尾随而至的“我”看着老头,深深地同情他。吃完饭,老头来到拍卖交易大厅,这里正在举办大型拍卖会,观众密密麻麻。原来,老头准备在这里下手。人太多,“我”被挤到一边,看不见老头了。正在“我”失望时,老头出现了,还不小心碰到“我”。“我”这才意识到老头的猎物正是“我”,“我”震惊极了,出于本能一把抓住老头正在行窃的手,四目相对,老头满眼悲凉。“我”不忍再看松开了手,老头跑了。“我”想起老头今天还没有偷到足够的钱,想帮帮他就追出去,结果老头以为“我”要抓他,吓得冲进人群,消失了。

故事中,“我”的心理脉络为:强烈好奇(老头总出现在那里溜达)——猜测老头职业(老头正在人群中寻找目标)——深深同情(老头继续寻找目标)——十分愤怒(老头第一次行窃对象是个穷女人)——悲痛怜悯(老头偷到的钱太少,老头吃午饭情景)——心心相连(老头走进拍卖大厅,大厅楼梯上贴着醒目的“小心小偷”的告示)——矛盾纠结(“我”希望老头得手,又担心老头被抓)——十分震惊(故事高潮,“我”亲手抓住正在向“我”行窃的老头的手)——追悔莫及(想帮助老头却吓跑老头)

故事极有张力,氛围紧张,扣人心弦。里面穿插大量对比描写,起到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效果。

对比1.好天气和坏事情

“我”在文中反复强调当天天气多么好,巴黎街头多么繁华,渲染出生活处处美好的氛围;然而在这美好天气繁华城市里,“我”无意间竟发现了一个可耻的贼!这是多煞风景啊!

对比2.得意与落魄( 富人和穷人 )

“我”是个退休的国家干部,有钱有地位有时间,可以花大把时间坐在咖啡馆观察街头路人;老头一把年纪,又瘦又脏,穷的叮当响。为了生活,不得不冒着被人拧断脖子的危险上街屡次行窃。

对比3:老头和穷女人

第一次行窃对象是个穷女人,女人还带着个孩子。老头顺利得手了,但很快就变得相当失望,没偷着几个钱;穷女人不知要擦多少地板才能赚这两个钱,结果还被更穷的穷人偷走了。旁观这一切的“我”不禁感叹:什么世道?!

对比4:拍卖行的繁华与老头的鬼祟

拍卖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每件拍卖品都价值连城,观众举牌竞价,竞争激烈;老头穿梭在人群中,鬼鬼祟祟,耐心地寻找猎物。

对比5:理智与情感

出于本能抓住老头手后,“我”内心万分纠结,拿这个可怜人不知如何是好,心潮起伏;耳畔响起拍卖师不停的加价声,让内心的纠结更加纠结。

对比6:善心和惧怕

当“我”把老头抓个现行又松手放跑老头后,“我”意识到老头今天还没弄到钱,他要怎么生活呢?“我”良心受到折磨,于是追了出去,想给老头一些钱;老头回头看见“我”追出来,吓得以为要抓他,跑得更快了,彻底消失在人海中。可以推测出,老头不知被抓多少次了,也许已被人打怕。

除了对比手法,小说中还运用了大量联想、比喻、类比、夸张的写作手法,有力推动了故事发展。

1.联想: 她(穷女人)也许要擦几个小时的地板和楼梯,才能赚到几个苏啊?“你这家伙,从这里滚开!”,我真想对小偷大喊一声,“去找另一个人,离开这个穷苦的女人吧!”

2.比喻: 沉默像一块巨石,立在哑然无声的大厅里,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3.类比: 他(拍卖师)只不过是顾客们随意出价的一个传声筒,但那种以为自己是在主宰一切的错觉使他飘飘然,孔雀开屏似的卖弄起他的口才,这绝不妨碍我认为他那副装腔作势的表情实际上和早晨的那些做滑稽相的猴子一样,在为我的朋友起到同样的转移注意力的作用。

4.夸张: 这只训练有素的猎狗,练就了一种特别的技能,他像一条漫鱼那样滑溜,人群中只要有一条哪怕像头发丝那么细的小缝儿,他都能在那里钻来钻去。

这是一篇十分精彩的心理惊悚小说,老头行窃的全过程被描写得一波三折,相应的,“我”内心也跟着跌宕起伏,紧张刺激。其实,老头只是想吃一顿饱饭而已,可为什么看完整个故事让人这么悲伤呢。

这篇小说让我想起经典黑白片《偷自行车的人》,男主脸上的坚毅神情至今深印在脑海里。和这篇小说一样,它也是讲一个可怜的贼作案未遂的故事,发人深省。一篇是小说,一部是电影,同样的人物命运,同样的结局,剧中人在蒙难,看的人也心如刀割,如自身受难,不胜唏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233评论 6 49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5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831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1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1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70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5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0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7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76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9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6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