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不仅仅是那个海,还有海一样的胸怀;威海卫,不仅仅是那个卫,还有心语团队,驿路梨花处处美,会议不停,随想不断。
随想一:年轻的时候不会教,等老了还不会教。正如正宗农民,挥舞了一辈子锄头,执锄的姿势还是错的,还是经常将禾苗锄伤,甚至斩首,此为伪农民。我为伪教书匠。
随想二:当你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时,你与学生是陌路或敌人。有一只英国猴子说把心挂到树上了。我可能就是那只猴子。
随想三:“错位爱”是常态。师与生的爱如济青高速的两侧,一侧去青岛,一侧去济南。反向平行,永无交集。我可爱正是这样投射出去的关爱之箭从学生的心侧擦过,因为错爱,所以无痕。
随想四:学生既不是我们的假想敌,更不是真敌人,而是在同一口锅里摸勺子的家人。虽有勺碰锅,锅碰勺的小情节,但爱是在骨子里的,心有灵犀可点通。
随想五:一个班级中的孩子应如原生态的田园,还是应如精雕细刻的后花园。前者可能是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学生之文雅个性发展。相信狗尾巴草与野百合都有春天。后者的修剪雕琢,剪掉的除了野草还可能有人参。在我们盛赞《易经》从伏羲到文王到孔子不断丰盈的过程中,也有人质疑他们一层层修剪掉的就不精彩吗?
随想六:到底是熟能生巧,还是多而生厌?课堂大于40分钟,我们溢出的关爱可能就是不人道,就是生厌之源。作业数量超越科学范畴的无穷多,正如泛滥洪水之域的一场场暴雨,后患无穷。康德语:“人是目的”,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你做人。深以为然。(未完待续)
随想七:当专家讲座成了盛宴之剩时,我们需要挑食。挑出沙里淘金之感。当你确实挑不出金子时,可能有两种境界:要么你没挑,要么你将成为吃大餐的头客。
随想八:世上充满熊孩子。有熊孩子才有真教育,而不单纯是教学。有熊孩子才能产生鲜活的教育故事。好教育都产生于故事,而不是空口说教。
随想九:关于班级规则只是教师给班级主角――学生准备了一个可调的紧箍咒,然后口中不停地念咒语,念只紧不松的咒语。后果是把一个学生紧成一支支铅笔,直而不韧不语,有心不跳。宜变约束机制为思想引领,从心所律自成矩。适应荀子语:“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
随想十:最佳位置在心态。听讲座曾处过多个位置:在前,声音超大,耳朵受虐,屏幕太亮,眼睛受虐,但一切都清晰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