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寄语: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司小伙伴探讨『分答』这款产品的内部资料,作者是暂时只有两个月工作经验的新晋产品经理Wills。
其实我更想分享给大家,未必是高人一等的产品理念,而是在一个作风严谨的团队氛围中,任何人输出任何观点都必须经过一调研和思考,而且展示逻辑要清晰而完整。
无疑,他的文章并不是标准答案,也不能完全代表我的想法。当这个世界上的行行页页充斥着凭着直觉信口开河,发个朋友圈找找优越感的伪专家的时候,我只希望能从我做起,让团队里的每个小伙伴都能养成一个深度思考问题+有条理表达思想的习惯。
以下是正文:
在加入世界一流互联网团队、接受魏公村乔布斯熏陶两个月之后,我逐渐锻炼出一丝丝产品sense,下面就拿【分答】这款产品练练手。
本次练手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1. 分答为什么这么火?
2. 分答在产品端还存在什么问题?
3. 如果我是分答PM,怎么改进它?
一.分答为什么这么火?
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点:
1.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答主、提问者、偷听者以及平台四方共赢
回答者与提问者都能赚钱,两者都有动力为平台贡献内容;偷听者每偷听一次只需付1块钱,成本不高,还享有“为知识付费”“尊重知识产权”的美誉;而平台从每1块钱中抽取10%的佣金,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
2. 给力的运营策略
运营团队前期邀请众多有影响力的名人大V(如王思聪、汪峰、郎咸平等)入驻平台,迅速带来大量粉丝
3. 极低的操作门槛
对供给端(答主)而言,60s的语音回答大大降低其时间成本与回答难度,语音形式亦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如下图
对广大偷听者与提问者而言,最初寄生于微信公众号的分答,通过微信快速接入大量用户,避免了注册登录带来的用户流失
二. 分答在产品端还存在什么问题?如果我是分答PM,怎么改进它?
问题1:问答难以被沉淀,缺乏问答的分类与索引
分答前期为了迅速起量,战略主要是通过名人大V引流到具体问答。而后期随着问答数量增加,用户难以在大量的问答库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如下图,在范秦老师的170个回答中,如果你想找【产品经理】相关的问答,只能一个个手动查找——既不能搜索,也不能按标签筛选。
解决方案:
1) 引入标签/分类机制,允许用户按兴趣发现问答
2) 在更多的位置加入搜索入口,允许用户精准搜索
3) 引入更丰富的排序机制(最新回答、赞数最多等),给更多答主曝光的机会。
以上三点,见下图
问题2: 用户操作路径过长
a.用户每偷听一个新问题,都需要跳转到微信支付输入密码,过于繁琐
解决方案:加入【充值】功能,充值后消费,无需密码
b.用户无法在列表页播放回答,只能在详情页播放回答,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成本
解决方案:允许用户在列表页进行播放问答、收听答主、点赞、差评等操作,见下图
问题3:只能分享到微信,不能分享到微博
王思聪的回答,分享到朋友圈能有几个人看?(微信好友数上限为5000人)?
而思聪的微博粉丝有2006万人,传播量不在一个级别。
解决方案:允许用户分享到微博
问题4:文案指向不明
a. 首页的【新晋榜】【才华榜】指什么?其实是指【推荐人物】。
b. 收听页的【收听列表】听起来像是问答列表,实际上却是【收听的人】
c. 分享在朋友圈的链接,问题内容只露出引号内的四五个字(如下图),难以有效吸引新入户点击进入
解决方案:分享到朋友圈时,默认在链接上方为用户撰写一段营销文案,如下图
问题5:问题回答的录音页缺乏即时反馈与操作提醒
这也是使我身边的魏公村乔布斯最感头疼的地方。经常出现两个问题:
a. 录音键没点上就开始慷慨激昂地录音,最后全是无用功
解决方案:点击【录音】按钮后以“嘀”声即时反馈
b. 点击发送按钮后没有二次提醒,容易误触。万一第一遍没录好,直接点击发送,哈哈,想删都删不了
解决方案:点击【发送】按钮后,出现提示框,再次询问用户是否发布回答
总结一下,如果我作为分答PM,下一阶段的重点将放在问题沉淀与缩短用户操作路径上,与此同时,在传播渠道、产品文案以及微交互方面,也需继续优化。
以上仅是我锻炼产品思维的练手之作。正如范秦老师所言,分答到底怎么改,还要看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