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精卫中心,因为是全科规培,所以在精卫中心的规培并不是很严格,常常有很多时间不知道怎么打发。说也奇怪,在现在的上海,人们上下班几乎都在奔跑中着,而我却为有太多的时间而惶恐。可能是内心的极度空虚和长期孤独的生活,我成为一个不能和人深度沟通而自我却没有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的人。深处的空虚不能被表面的娱乐和消遣打发,而浮躁的生活和性格又耐不住寂寞,所以时常陷入深思,我为什么找不到自己呢?我为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什么样的生活似乎都能接受,而什么样的生活似乎又都不能满足。这是一种怎样的困惑?
之前看到一个人说,他喜欢在城市热闹的角落安安静静的做自己的事情,看书也好,看电影也罢。看到这种状态,突然想到了自己,我也是这种人,我们内心深深的空虚感和不安全感,使我们害怕与社会与他人失去联系,而我们长期的孤独感,又适应了自己一个人的状态,害怕他人打扰。我知道每个人内心都是矛盾的共同体,能一直坚定与自己一种意志从未动摇的人应该是幸运和快乐的吧。他们不会因选择的纷扰而不至所措,道阻且长,行之将至。
最近读到“物役”这个词,现在饿了吗、美团外卖小哥的身影,每天遍布于世界各地城市的各个街道,各个商场中饭点时间也是每个餐馆都排队。我们每天无数次修改方案,无数次加班赶稿,为了吃上更好的食物,为了住上更好的房子,为了去更远的地方旅游,而这些所谓的更好的东西,变得让我们更被动,我们为了房贷车贷,即便不喜欢工作,也要继续上班,因为不上班就还不上下个月的贷款······这样的恶性循环,在物质的泥沼中我们越陷越深,而我们有几个人是真正的就是喜欢这种物质生活?那些催促着我们经济强大的动机是内因?还是外因?前两天看到一句话“人与人的碰撞只能触发生活的精明,人与自然的交流才能开启生命的智慧。”
今天看完一部电视剧,突然又陷入不安,很想看下一部剧,但是看了几步又都关了,想看书,看了半小时的英语,发现也没看进去什么,虽然工作了两年多了,但是我还是因为不看书就有愧疚感。于是在家人群里开启了对话聊天,我说我熬夜看剧,但是我感觉我很颓废,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但是我又没有耐心看书。爸爸说了他的状态,他喜欢一件事就是会去做,喜欢听书就会一直听书,开车也在听书,喜欢唱歌就会有时间就唱,饭前饭后抱着全民 K歌就唱,喜欢诗就会去看诗、读诗、自己作诗,即便没人欣赏,即便浪费时间,他也不会在乎。突然很羡慕他的做一件事的态度,很羡慕爸爸的生活,即便工作很忙,但是他依然有调节的方式,有自己的爱好,并醉心与自己的爱好,他是个内心平和的人吧。转念一想我现在是太闲了焦虑,太忙的时候,我能很好的与自己自处吗?好像也不能。也许这个阶段是我思考自己,寻找自己的时期吧,如何和谐自己内心的矛盾,如何与自己相处?一个颓废的自己被另一种声音鞭斥着的无助感,到底该如何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