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组合,“习惯模式”就是“人生的模式”。
人的大脑每秒可以处理400MB信息,但由于精力的有限性,大脑只有在面临应激情况时把“转速”调高,比如考试、头脑风暴的时候;而在平静状态时很多行为都是受到惯性的支配,回头想想每天的很多行为都是“没过脑子”的行为。
你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习惯
你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你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你走那条路上下班?你到办公室时,是先看邮件,还是和同事聊天,又或者去接杯水?去食堂第一个会点什么菜?多久运动一次?你经常和家人和孩子聊什么?晚上你如何入睡?
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5%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
当你刚开始学车时,靠边停车时做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你需要注视后视镜确定没有障碍物,然后踩下刹车,向右打方向盘,估算下马路和车轮的距离并保持轮子对齐,转回方向盘,与此同时你还要控制踩油门或刹车的力道。
现在你成了一名老司机,你基本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你的大脑已经将大部分动作“储存”好了。大脑会试图将几乎每一个重复性动作变成一种习惯,因为习惯可节省精力。
但是节省精力也是十分微妙的,因为如果大脑在错误的时间放松了下来,我们有可能会忽视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一个小孩正沿着人行道骑车或者一辆超速行驶的车正沿着马路驶来。
因而我们发明出一个“聪明的”系统,用来决定何时受习惯支配。每当一系列动作开始或结束时,这种情况就会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无论我们多努力,都很难再发生改变的原因。
外部平衡的打破往往会加速习惯的瓦解
去年一不小心入了“阴阳师”的坑,起床吃饭睡觉坐车,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儿空隙,都会点开阴阳师,有几次我狠心卸载了程序第二天又重新装回去。
现在很多人入了“农药”的坑,一入农药深似海,很多玩家想脱坑但根本停不下来!因为这时候你的生活已经进入到一种平衡,在空隙时间打开游戏已经变成一种自然反应。
但是,这个时候只要有外力借入,打破原有的生活平衡,就会加速甚至直接导致习惯的瓦解。
我停止玩阴阳师有两个原因:第一,眼睛痛,不能长时间盯屏幕(当然也是打游戏打的);第二,当时要准备考试,手忙脚乱,顾不上玩游戏。
如果你想戒掉目前的一些习惯,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一些外部的原因导致你不得不发生改变,要么就是刻意的、通过自身努力去改掉习惯。当然,前者是很被动的,我们肯定希望通过自身的改变去戒掉一些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走出一段失败感情最快的办法是开始一段新感情。戒掉一个坏习惯最快的方法是切换场景,做其他事情代替旧习惯,形成一种新习惯。
很多人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时候会有口头禅,常见的有“然后”、“那么”、“可能”、“额”等等。某天当好心同事提醒我,我在一个简短的发言中说了N个“然后”之后,我想要改掉这个习惯。
可是在下次当众发言时我还是喜欢说“然后”。
所以,我开始进行认真的分析,首先我要搞清楚自己的“习惯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我说完一段话,在与第二段话的间隔中间我会加上“然后”这个连接词。我加这个连接词的动机是什么呢?因为紧张?因为没想好下面要说什么,靠连接词掩盖忘词和语言组织的障碍?
在平时和他人闲聊天的时候我刻意去注意了一下自己的语言,发现并没有“然后”这样的口头禅,那上台发言时口头禅增多主要是因为紧张导致的语言组织不熟练,有了连接词就可以作为缓冲去想下面说什么。
一旦意识到这个模式,要改变这个习惯就变得简单了。但心理学和神经学家也揭示,要培养新的行为习惯,必须得学习和遵循一个原则,在原有的习惯基础之上转换行为程序。
所以后续每次我想说“然后”的时候,我会用停顿来代替,让自己语速变得慢一点没关系,而且还可以缓解紧张。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当我们已经习惯了沿途的风景,就注意不到它有多美丽。
习惯是一种修养,改变习惯的过程就是改变人生轨迹的过程。不断去更新你的习惯,是人生路上一场美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