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Day01 刘姥姥进大观园的N种方式

开场 影视片段赏析

小戏骨版刘姥姥

央视经典版与湖南卫视儿童版的比较

儿童版

1展示了刘姥姥进入大观园的起因(狗儿发牢骚)

2删掉了原作中后门找人的片段,直入投奔主题。

3着重刻画刘姥姥和孩子的惊讶,衬托贾府的奢侈,还增加了钟表的梗

央视版

1贾蓉请安的片段有刻画,暗示奸情。

2周瑞家的用预期的迟疑代替“看了半晌”,用心理时间代替具体时间。

3刘姥姥的表情更微妙,听王熙凤讲话的时候忐忑不安,一会高兴一会担心。

4王熙凤的话术:因为你是头一次开口…言外之意,下一次来就没银子了。

小戏骨版王熙凤

根据日本广告片提出20个问题

片子:TOSAN广告 父亲的卡农

20+个问题

性格

性格,就是一个人的习惯行为。

亚里士多德看来,性格就是一系列的行为。

英雄设定一个目标,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和行为,达成这个目标。性格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教父中迈克的性格转化

1迈克的第一句话 we cant wait

2哈根和桑尼的争吵来说明此次见面的危险性

3迈克说话时,镜头慢慢推移,英雄感

4桑尼和叔叔的嘲笑和怀疑,哈根的不耐烦,

5迈克说服哥哥,但是并没有给他们赞同的对话,直接给枪

6计划与现实的偏差,用全家的讨论来辅正

7桑尼亲弟弟,桑尼说再见至少一年和照顾女友,郑重道别,暗示以后再也没见面(哥哥去世了,弟弟逃亡了)

8警察为了消除尴尬,先道歉,再在搜身的时候说了一个双关语(容易被激怒)

9车开往新泽西,增加变数,误导观众

10一个好的故事要慢慢讲,开酒,意大利语交流一个都不少,增加了真实性。同时,故事讲得越慢,观众的期待和怀疑(迈克什么时候上厕所)也跟着加重

11迈克要上厕所之前警察的第二次搜身

12迈克没有一下就摸到枪,还有碰到水箱的声音,穿插警察的视角,制造紧张感

13迈克梳理头发,不同叔叔的指导(一出来厕所就开枪),显示冷静、自信、有主见

14火车轨道声音时候,然后开枪,配合忽然想起的音乐

15开完第一枪,迟疑了几秒再开枪,用实际的时间来增强心理时间,并且画面停止给予观众更强的视觉刺激。

教父片段

心理时间的技巧课:奥德萨的台阶

1925年,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执导了经典影片《战舰波将金号》(The Battleship Potemkin)。影片中“敖德萨阶梯大屠杀”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片段之一,“敖德萨阶梯”因这部影片而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阶梯。这个片段里,爱森斯坦成功的运用了杂耍蒙太奇手法,突出了沙皇军警屠杀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

点评:现实中一分钟发生的事情,电影中用了6分钟。沙皇和人民是无生命体,因此character此处是性格,而非演员。

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的创始人。

全片一共140+个镜头,每个镜头平均3s。

敖德萨屠杀实际并不存在,长台阶提供了很多叙事的角度。

建议:多学默片,因为台词少,用肢体和行动来表示情节。

敖德萨的台阶

下节预告:情节

肖申克的救赎实际上是家庭片?!

安迪的介绍由旁观者来介绍,更加增加神秘色彩。

作业:找肖申克的救赎的脚本,慕容雪村版or英文剧本,然后选择一个人物,分析行动和性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