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基层沃土上,党组织以思想教育为引领,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固基石。通过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国情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党组织将“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精髓,春风化雨般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村队宣传栏、大喇叭、线上微课堂的持续浸润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为共同体意识培育了深厚的思想沃土。
思想引领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转化。基层党组织积极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平台:在传统节庆中注入民族团结内涵,于村队“群众村晚”等各类活动中促进情感共鸣;组建多民族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产业合作社,让不同民族成员在共同劳动、共谋发展中结下深厚情谊。这些生动实践使共同体意识在互帮互助、共享成果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党建的最终目标是凝聚服务人民、巩固团结的强大力量。基层党组织着力构建“党员责任区”、“党群连心桥”等机制,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设立“双语服务岗”、“民情联络站”,精准对接各族需求,确保党的关怀直达人心。党的温暖如阳光遍洒,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凝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共同体意识在服务民生中愈发牢固。
基层党建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引擎,引领各族儿女在共同家园中心手相连、团结奋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神州大地常开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