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六周年了,看到一篇文章,突然好像明白了写文章难在写人,好像看书和写点什么都有了目标。
有一次,在简书遇到死机,就像图中表现的,只见那个表现进度的小圆圈在那转啊转,满屏正文部分几乎是一片空白,截图如下:
谈一点感受,这种感受就像一件事情就要离自己而去,或者已经离自己而去,忽然让我想起了风云音乐谷,这个以前从中找歌找专辑的网站,现在打不开了,简书死机还有修复的时候,风云音乐谷也许资源太优秀了,但侵犯了版权,也只好关门。
别说我曾经为你加油
那只不过是逢场作戏
付出就要无怨无悔
樊登在其著名专栏节目《樊登论读书》的《读懂一本书》一节中介绍说,《老子》《论语》《孟子》《庄子》是国学类具有奠基性质的四本书,樊登为了读《论语》,用了整整一年的功夫,真应了那句话“不经一夜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看过片子后,似乎懂了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樊登,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早认识樊登,是下载云盘中传播的有关《樊登论读书》的内容,而实实在在地看,在我印象中是有一次樊登作主持人,是崔永元的精彩演讲——“我有很多珍贵的书 读书教我诚实 生活教我回避_高清 720P.mp4”,在节目中,我们认识了他的老师崔永元,认识了一对都很出名师徒。
都说喝口凉水都塞牙,还真有这样的事,晚上凉衣服,从来就没有过的事,袜子能掉到楼下的小平台上,到楼下让邻居取,偏偏母女两个在家不敢开门,答应帮忙代为够取时,偏偏最靠近袜子的那两扇窗户又是封死的,只好探个身子好歹够上来了。洗完了衣服,赶紧出门吧,还没开门就听见紧挨着的邻居回来了,两家的门由于挨得太近同时只能开一家,只好央求邻居让一让,真事,还别不信。
当我们走进《JPM》艺术世界时,我们的“第一印象”和特殊感受已如上所说,那是一个人欲横流、世风浇漓的“丑”的世界。然而我们在面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时,我们又会发现这位兰陵笑笑生在写人物时真的是一位传神写照的高手。 一个普遍的艺术真理是:只有描写出各种各样的鲜明的人物形象才能全面地反映出社会的风貌。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总结他的一生创作和纵观了世界文学史以后,在《老牛破车》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凭空给世界增加了几个不朽的人物,如武松、黛玉等,才叫作创造。因此,小说的成败,是以人物为准,不仗着事实。世事万千,都转眼即逝,一时新颖,不久即归陈腐;只有人物足垂不朽。此所以十读《施公案》,反不如一个武松的价值也。
杨绛曾写道:你可能在一个人面前,一文不值,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做你自己,爱你的人,自然爱你,谨记自己的价值所在,这就是,人活着的道理。
不自私的人遇上同样不自私的人,才能结上等缘,享上等福。“不那么自私的人”遇上“自私的人”,前者是很辛苦的,而后者享的是前者的福,Ta不需要忍受别人,别人却得忍受Ta。自私的人,一般遇不上自私的人。自私就像一种嗜血的怪兽,它只会去找能被嗜血的小动物,不会找同类。绝大多数人都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所以,总体来说,“上等缘”“上等福”难求,自私的人是过得相对比较舒爽的。
遇见简书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