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物质困难尚且可以帮扶,精神困难则必须自身努力。许多嘴上喊着穷的人,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想要摆脱现状的行动。我在培训学校工作期间,姜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空喊口号的“理想主义者”。

姜老师在来培训学校之前,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因为她觉得自己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工作了两年没接到几个订单,业绩平平,认定是所选职业和性格不符,便转行做教育培训。毕竟和孩子交流,可比那些“心机深沉”的大人交流要简单的多。

一开始姜老师工作挺认真的,可是几个月后,问题暴露了。她一直觉得自己的能力在学校当晚托老师是屈才了,工作了这么多月,学校开出的每月2000+的工资无法接受,于是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较大转变。作业批改不再仔细,马马虎虎,更多的时候是让助教一个人完成;学生做完作业也不管理,不再教导学生去拿课外书看,任由他们在班级里大吵大闹,纪律松散。当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永远都是一副闹哄哄宛如菜市场的样子。

主管老师看出了问题所在,在每周例会上提出了工资改革制度,增加了许多晚课、周末教学、一对一辅导等加薪项目,让各个老师根据自己所长适当报名。这样一来,老师的薪酬可以从单纯的晚托2000+上升到4000+甚至更高。许多老师都积极报名,只有姜老师按兵不动。

“我又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在外贸公司也就英语稍微好点,但是教英语要发音标准,我的不纯正的,我不行的。”

就这样,一个月以后,在新工资制度的执行下,其他老师的薪资大幅上涨,只有姜老师还在原地踏步。

富兰克林说过:“贫困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认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困的思想”。物质贫困是根本,精神贫困才是关键。

暑假班结束后,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培训学校的一些老师打算去越南芽庄玩一趟,咨询了旅行社,打完折后3000+每人,老师们觉得价格还合理,便开始询问参加人员。问及姜老师,她剥着手指甲、翻着白眼,一脸不屑的说:“我才不去呢,又没钱,我不像你们,这么多工资,出国游玩一趟花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像我们这种贫下中农,根本出不起国。”

我不认为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也不认为贫穷本身是可耻的,但我坚信,认定自己固化最低阶层,并老死于贫穷的这种思想,是及其可耻和可怕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相亲的时候,把物质因素考虑的如此重要。倒不是因为拜金,而是人们大多都奉行这么一个原则:我可以和你穷一阵子,但是不可以穷一辈子。

我原先的那些同事,有的已经考入教师事业编,有的考取了公务员,还有的去了其他更专业的培训机构当培训师,月薪涨到了五位数。至于姜老师,跳槽去了其他学校继续当晚托老师,据说起薪还是2000+。

穷而不思取,穷且志短,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你不想要站起来,谁也扶不起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谢清崎老师与编辑的合力出版,这本书的确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本书作者】罗伯特·T·清崎 莎伦·...
    文羽墨阅读 11,185评论 0 25
  • 一个话题:你写东西坚持多久了?你是什么时候体会到写作的好处的? 什么算是坚持写东西?每天写,还是规律写。我觉得这都...
    不要垃圾阅读 1,800评论 0 1
  • 我有一个想法,实现共享书本,让更多人能够读书,让读书的读者学会分享,让分享的读者更会分辩!
    享书阅读 1,566评论 0 0
  • 再一次到医院付款的地方,感慨颇多,以前身体不好总是往医院一趟趟得票跑,挂号,看诊,缴费,拿药,在一栋大楼里跑来跑去...
    橙子味道的帆儿阅读 1,3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