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关于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不知你是否见过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对现状很不满意,甚至比较焦虑、痛苦,但是对改变无能为力。因为他认为有诸多的限制因素:自己的家庭和过去、能力资源的各种不足、难以控制的环境、充满敌意的周边关系、社会乃至世界的诸多不公。

      这些外在因素不停的影响他们,让他们觉得前路暗淡、无计可施、无力改变。于是他们停止了发展的脚步,在原地打转、止步不前。

      对于这样的人,我想说,关于改变,其实你一直都有选择。

      当你告诉自己你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

      当你待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不能带来成长的岗位时,你已经做了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

      你为自己不改变所找的所有借口,像是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它们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意识到有选择,这是我们开始改变的前提。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呢?

      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你误认为只有你的选项足够理想,这才算有选择。如果你的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其实,并非如此。

      选择是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理想。我们选择的,也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比如说,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我也没有办法选择我理想的工作。因为我需要养活自己,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选择。

      其实,这句话正确的表述是:你还不愿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冒险,所以选择忍受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但并非没有选择。至少,养活自己的办法,绝对不止一种。

      第二个原因是,逃避对自己的责任。

      表面上,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更多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却经常在逃避选择。因为有时候,强调我们有选择,并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

      因为,如果说你有选择,你会很容易想到另一个问题:既然我有选择,那我现在过得不好,是不是我自己错了?

      希望你不要这么想。讨论对错的思维方式,它通常会假想一个施害者和一个受害者。

      当我们说自己没有选择时,我们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无论这个施害者是环境还是他人。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

      在这里,希望你换一种思维方式,不是思考“谁对谁错”,而是思考“有用没用”。

      如果你强调自己受过去、环境和他人所限,自己没有选择,这对你的改变有什么用吗?你没法改变,也许不是你的错,可是,最终要为结果负责的人是谁呢?还是你自己。

      那么,如何改变呢?

      第一,改变需要勇气。选择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很难,需要勇气。可是,没有什么比走一条很难的路更能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了。

      第二,改变需自我反省与审视。只有勇气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反省自己、审视自我的能力,这样才能触发改变。反省并不轻松,它有时候还让人痛苦,可这正是改变的契机。

      最后,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

      据说,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咨询室里放着一根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怜”,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恶”,最后一面刻着“怎么办?”。每次有来访者到他的咨询室里,他都会拿出他的三面柱,问来访者:“你选择谈什么呢?”现在,如果你面前也有一根三面柱,你会怎么选择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