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产品不太优秀的效果

因为一次砍价活动引发的被教育~

        个人认为拼多多的砍价营销,就如当年支付宝的集五福、微信的打飞机,也可以算是商业推广的经典案例了~低门槛、传播广、速度快、低成本的方式带来大量新客及流量。所以各种电商平台,小米、苏宁等等都引入了砍价、拼单的模式。

        上周因为一次随意的点击帮同学砍价成功并且免费拿到一个行李箱后,我也加入了砍价大军行列。相比艰难的把朋友圈的好友骚扰个遍,最后砍价成功拿到了质量和标价天差地别的四件套的结果,砍价过程真的是值得好好思考一番。

        狡猾的拼多多砍价当然明白用户的心理,砍价前易后难,抓住临近成功时用户不愿放弃的想法,最后几次砍价竟然需要安装app。这种拉新的方式,虽然没有计算,但是大概会比直接投放广告、进行预装更省成本吧。大概越流行也就越易招黑(当然本身口碑就很一般),针对砍价营销也就出现了各种说法:信息盗取、黑客攻击、窃取用户资产……虽然用户的行为信息肯定会被记录,但是越来越夸张的理由,却还能获得用户的信任并且当我在乐呵呵地砍价时被人以这种理由教育的时候,还是蛮心疼产品和自己的~


joke~~~

        拼多多集中目标于三四线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目标和战略应该是很成功的,也因此一度可以自称为是国内活跃用户数第三的电商平台。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其主体人群的客观特征也决定了对于新事物的区分能力不够强(其实也可能和文化水平、经济实力没关系)。所以随意一个看上去很有道理的谣言就可以对于其营销方式甚至是整个平台带来极大程度的中伤~

打车聊天的一点感受~

        美团和滴滴的撕逼大概又给用户带来短暂的幸福~疯狂的补贴给司机和乘客(包括我)都带来了极大的快感。但是补贴是补贴,体验是体验~

        美团疯狂的补贴并不能掩盖其和滴滴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作为一个在滴滴短期实习过的菜鸟,还是十分崇拜这个以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公司在大数据技术上的应用的。从早期的直线距离定价,到中间的计算路程,以及如今通过机器学习对地图数据、实时交通等做精准的时间计算,这当中的技术水平我是真的膜拜~~~在这点上美团真的还需要学习。不光是我、多个老司机也是如此感受~

        不过一个公司引以为傲的技术在被加上大数据杀熟的帽子后,纵使CEO如何解释,微博下面依旧有黑粉,路人也依旧不明所以~真是心疼滴滴的数据科学家,好产品没人懂~



        杂乱无章,有感而发,随便写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