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治理是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总体绩效的衡测的指标之一。后勤集团在“加大校园绿化工作力度,每年新种草坪达10余万平方米,使学校绿化率达到90%以上。”在这个6000余亩的校园里,保持如此高的绿化水平,一方面是全体华科人历年积累的结果,一方面是后勤集团治理的结果。而每年面对如此大面积绿化的维护与修整,确实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的投入,而产业集团预算又是有约束的,对于这些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润的校园环境维护的工作来说。对正常校园绿化人员的招募培训,辅以学生劳动实践,是进行校园绿化维护、保养,新增的重要方式。
劳动周是所有文科大类学生都会经历的美好过程。不管是它是对这些“知识青年”的劳动再教育,还是对于增进学校整体的福利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更值得一提的便是其解决了校园绿化维护与治理缺少免费人工的问题。故劳动周制度的设计,就内涵了制度规范与节省交易费用的作用。绿化工作由专业分工的人员具体负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劳动便以委托—代理的形式自然组织起来。毕竟在这个层级制而言,采用委托代理体制把工作委托给工人工作符合理性自然。
场景是这样的,对于绿化的师傅而言,本身便是后勤集团的代理人。平时负责绿化植被的保养,如修剪,除虫,浇水,除草,还有绿化丛中的垃圾的清理。由于师傅的人数远远多于其管理者的人数,就信息而言,委托人并不能直接观察代理人的行为,而是能够观察到关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的某个信号。委托代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设计代理人的薪酬结构,并使其达到委托人设置的目标,产生符合标准的绩效。监督机制由经理来实行,会不定期检查,以便对代理人的绩效进行评估。然而,按月报酬机制的设计,出于理性的考量,代理人在薪酬设计既定的情况下会存在偷懒与背离委托人期望努力水平的行为。于是委托代理问题存在,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不一致。
回到,劳动周本身。因为要完成必修的劳动学分并获得较好成绩的理性目标而临时性地建立一个小群体,小群体由这些师傅带领。因而在完成劳动任务这个微观层面上学生便成为代理人,师傅们便成为委托人。同学们在劳动中是处于劳动的状态之中,会比较劳累。缺乏劳动经验的与吃苦耐劳的同学们会处于一种事后的道德风险行为的状态之中,如磨洋工。虽然小群体而言,代理人的行为可以被观测。而师傅们对同学的制约方式便是最后的成绩的登记。但是这种方式的激励对于那些不太关注或者有其他目标考量的同学并不那么有作用。此时在既定规则下,制度的在这些领域便存在激励失效。在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的逻辑下,这种结构的便是对工作的测量形式,去每次上下班的签到,工作时间,工作表现的权重,是否有师傅的加号,这些决定了大多数人的行为逻辑。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是存在,小群体集体理性的放慢工作效率以应对鞭打快牛的棘轮效应,而师傅采取目标设置提高效率的互动。然而最后的分化,是男女生各自工作,设置人物目标,女生负责拔草;男生处于无时无刻不在的监视与指挥下做力气活浇水。此时委托代理的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而期望与思想觉悟地提高也使我们坚持下去,形成我们行为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