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考级的童年

跟我们一起学琴的孩子,从来也没听说过谁特意去考个级

关于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国内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大部分人听说的是美国的孩子下午三点放学,作业极少,随便疯玩;也有去过美国的人跳出来反驳,例如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篇名为《清醒吧!你正追捧的西式宽松教育,却悄悄地完成了孩子和社会的分层》的文章,作者写道:“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根据我自己带着在美国生活一年的体会,我觉得这两种说法其实完全不矛盾。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所谓的各种“辅导班”,确切地说应该是兴趣班,而不是类似国内的奥数、英语、作文之类的应试补习班。以我的孩子在印第安纳州州府某公立学校读书的经历,在我所认识的小学低年级学生中从来没见过哪个家庭主动送孩子去上补习班。唯一的例外是学校针对极少数有学习障碍或者成绩确实很差的孩子,每周会提供一到两次的课后辅导,这是学校要求上的,也是免费的。

至于下午三点之后或者周末,有条件的家庭的确会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班,我自己也经常带孩子去。但这些全是非常生动有趣的课外兴趣班,例如乐高俱乐部、科学兴趣小组、运动等等,上这些兴趣班的感觉确实就是在玩,而且是在有专业指导下的更高质量的玩。

就以钢琴课为例吧。在国内说起学钢琴,很容易被人问:考了几级了?好像人民群众学琴的目的就是为了考级。琴行老师也有非常直接的动力鼓励你考级:这不但是老师出成绩的依据,孩子考上更高的等级之后,每节课的学费标准也会因此而提高。而跟我们在美国一起学琴的孩子,从来也没听说过谁特意去考个级。老师会要求每个学生每年参加两次演奏会,另外也鼓励参加当地社区举办的儿童钢琴比赛,但从来没提过考级的事。

必须一提的是,这些兴趣班在美国的价格远远低于中国。例如网球,我的孩子上14节初级课程的学费一共60美金,相当于每小时才20多元人民币;而在广州学同等课程是110元人民币一小时,而且一次必须花两万多块钱买足200小时,否则更贵。由此可见,在中国就连让孩子打个网球都简直成了高消费的精英教育,而在美国这不过是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所以,所谓“西式宽松教育悄悄地完成了孩子和社会的分层”完全是一个伪命题。让我们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一点: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教育都会完成孩子和社会的分层,无论是大张旗鼓地、悄悄地,还是自然而然地。但跟国内的同龄儿童相比,美国孩子在下午三点放学之后的状态确乎是更为宽松,更为自由,因此也更为快乐的。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受良好的教育还真不需要花太多的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子女教育(一)学区房与资源 最近一些媒体就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对我做了一个采访,在采访完后,我又整理了思路,有了...
    喜乐爸阅读 1,579评论 0 0
  • “钢琴考级”中的误区及儿童钢琴教学的思考 业余钢琴考级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20余年,期间关于考级的话题喜忧参半...
    af88c59abbf6阅读 3,613评论 0 0
  • Jim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他就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男人,在遥远的太空旅程中太早的被唤醒,而且只唤醒了他一个。这...
    闻人伊一阅读 3,089评论 3 2
  • 秋到枝头叶泛黄, 枯枝无骨独自赏. 青黄不接何处去? 曾几何时不彷徨.
    初见_9394阅读 1,683评论 0 0